關鍵字:雞眼
-
糖尿病「富貴腳」!患者足部受傷難癒合 恐有截肢風險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244奇美醫院護理部糖尿病衛教護理師陳明惠宣導,預防足部病變第1步,糖尿病患應按時服藥、正確攝取飲食及養成運動習慣,積極控制血糖。病患可搭配自我監測血糖或裝置連續性血糖監測儀,了解血糖現況,以作為調整藥物劑量或生活習慣的依據,並按時回診定期做神經及循環檢查。 -
孩童太早碰3C!消耗眼睛健康存款 醫鼓勵多出外活動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512高雄長庚醫院眼科主任吳佩昌表示,嬰幼兒階段眼軸通常比成人來得短,視力為正常遠視 150到 200 度,等慢慢長大,遠視慢慢減少,眼軸也慢慢變長,成為正常眼軸,過程中可降低近視發生率,這被稱為「眼睛健康存款」。如果家長將電子3C產品當成育兒利器,只要孩子哭鬧,就提供影片、遊戲電玩,一旦用眼過度,將快速消耗遠視儲備量,進而增加近視風險。 -
添1兒童死亡今年第8例 羅一鈞:腦病變症狀包含鬥雞眼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33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27)日表示,新增94808位本土病例,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是因為快篩陽視同確診上路,所以確診人數會增加;然死亡個案新增126人,比昨日更多,且又有1名10多歲兒童過世。 -
過度依賴手機平板等3C產品 小心!這病可能會找上你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09亞東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翁紹維指出,雙眼就像是兩台攝影機,在看遠方目標時視線會呈現平行,但在看近距離物體時,雙眼內側的肌肉就會出力,使視線聚焦在同一個目標上,也就是「內聚」。所以如果當看遠方物體時雙眼仍然保持內聚狀態,或是看近物時雙眼的內聚超過需要角度時,就稱作「內斜視」。 -
糖尿病足併發症嚴重恐截肢! 1張圖教你做好居家護理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252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瑜忻說明,一旦病人因為糖尿病足潰瘍住院,治療需整合包括內科代謝與感染的控制、血管科對於周邊血管的診斷與治療、傷口照護、外科系的清創,以及復健科的輔具與減壓處置。這對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乃至整個社會來說,都是很大的資源負擔,所以做好平時的足部護理,及早發現問題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減少合併症的發生。 -
沉迷手遊與社群軟體 高中生「手機型斜視」鬥雞眼上身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3000亞東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翁紹維指出,雙眼就像是2台攝影機,在看遠方目標時視線會呈現平行,但在看近距離物體時,雙眼內側的肌肉就會出力,使視線聚焦在同1個目標上,也就是「內聚」。所以如果當看遠方物體時雙眼仍然保持內聚狀態,或是看近物時雙眼的內聚超過需要角度時,就稱作「內斜視」。 -
早產兒腦部發育遲緩 中西醫攜手早療現曙光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4715現年30歲的越南新住民媽媽平時與先生經營一家麵店,每天靠雙手為生活打拚。懷第3胎時體質虛弱,感冒也未就醫,直到某天出血後緊急送醫,必須提早引產,生下6個月大體重約600多公克的男嬰。孩子出生後在醫院進行各項檢查、觀察確診為小兒腦性麻痺,復健治療長達1年多,在認知、語言、動作能力、學習能力均不及同年齡 -
愛穿尖頭鞋長厚繭 雞眼貼布誤用恐釀二度傷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5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皮膚科主任蕭子臨指出,雞眼與胼胝是增厚變硬的角質,因持久過度的摩擦或壓力而造成,若壓力分佈在較大面積(大於1平方公分),則角質增厚呈現均勻片狀,稱為胼胝;反之,若壓力集中在小部位,厚皮中央形成特別深陷圓錐狀的硬皮,稱為雞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