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靜脈注射
-
癌症篩檢再進化 不只低輻射量準確率也大幅提升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843振興醫院核子醫學部主任劉仁賢表示,正子斷層掃描儀於1970年問世,經過多年來改進,以及正子同位素藥物的進步,目前已經成為診斷癌症的重要工具,全台共有55台。 -
孕婦體重過度增加 恐引發子癲前症危及母嬰健康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942亞大附醫產房主任魏沛秝表示,子癲前症又稱為妊娠毒血症,是產科醫師最擔心的懷孕疾病,可能成為孕婦及新生兒死亡、早產的主因之一。該患者懷孕時身體質量指數(BMI)高達35,體重80公斤,且妊娠20周以後,間隔6小時以上2次血壓測量皆超過140/90mmHg,並合併全身性水腫,確診為子癲前症。 -
手術麻醉知多少? 術前麻醉評估停看聽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842張國安醫師解釋,「麻」就是「不痛」,「醉」就是「不知」,再加上「不動」,麻醉可以讓手術順利進行,並減輕病人的不適和恐懼。麻醉方式有許多種,醫師會依手術方式、手術時間長短和患者身體狀況來評估選擇;較大型的手術,通常使用全身麻醉,讓病人不痛、不知、不動;有些時間短、範圍小的手術,可採用「舒眠麻醉」,例如少量靜脈注射讓患者睡著,再視需要於手術部位施以局部麻醉。 -
呼吸喘鳴咳嗽如狗叫 小心病毒性哮吼夜間作怪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82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表示,病毒性哮吼為病毒感染後喉部與聲門下氣道黏膜發炎腫脹,造成呼吸道顯著狹窄,讓病童出現聲音沙啞、吸氣時喘鳴、咳嗽如狗吠,甚至是呼吸急促與呼吸困難的症狀。其常於夜間惡化或發作,嚴重時可能導致上呼吸道阻塞、呼吸窘迫、呼吸困難甚至危及性命。 -
腹瀉長廔管還尿出菜渣 男受克隆氏症困擾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795台灣小腸醫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科主任蘇銘堯表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是1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因腸道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錯誤識別,以致腸道反覆發炎潰瘍,腹瀉、腹痛和血便,成為腸癌高風險族群。 -
腦中風治療搶黃金時間 奇美跨院區整合求效率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85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楊勝翔指出,腦中風在台灣10大死因排名第4,平均每47分鐘就有1人死於此,中風後幸運存活的患者,有相當大的比率陷入臥床、行動不便、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困境。如何有效治療以減少相關失能是急需解決的難題。 -
多喝水沒事? 中風患者小心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調導致低血鈉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206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新竹分院腎臟科醫師鄭暉騰表示,「抗利尿激素不適當分泌症候群」除了常見於中風病人,一些抗憂鬱藥物或精神科用藥也會造成此症候群。治療的原則是不能飲用過多水分,每日限制約1500cc,如果像個案有其他醫療目的需要飲用較多量的水,必要時可以在每日的食物中加入鹽分,也有其他促進腎臟排出水分而不會排出鈉離子的藥物可以選擇。 -
男嬰泌尿道感染反覆發燒 引發急性「大葉性腎盂腎炎」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745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兒童腎臟科主治醫師陳劍韜表示,黃小弟反覆發燒多日且沒有合併其他明顯症狀,故父母認為過幾天應該就會好,只是吃了藥卻仍不見好轉,決定轉由醫院檢查,發現白血球指數竟高達3萬5千,血液發炎指數超過正常值13倍,且尿液常規檢查白血球指數也破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