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非小細胞
-
肺癌免疫療法現生機 提高末期患者存活率
癌症新知 / 肺癌3530台北榮民總醫院顧問醫師蔡俊明教授表示,肺癌死亡率高居不下的主因在於傳統化療副作用大,標靶藥物又會出現抗藥性,晚期癌友等於無藥可用,免疫療法的出現,確實造福了許多癌友。 -
基因缺損罹肺癌風險高 年輕不抽菸也要提防
癌症新知 / 肺癌3540肺癌歷來被視為無聲的疾病,尤其高達約八成五肺癌患者的非小細胞肺癌,因初期症狀不明顯,高達七成病友發現時已是肺癌晚期,不僅不適合手術開刀,癌細胞甚至已發生轉移,造成死亡率始終高居不下。 -
個人化基因檢測 標靶用藥更精準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568台北榮總癌症研究團隊於2012年成立「癌症基因體實驗室」,執行「癌症標靶藥物突變位點檢測」產學合作計畫,成功建立以「次世代高通量基因定序技術,做為個人化癌症基因伴隨式診斷的平台,提供癌友精準醫療服務。 -
肺腺癌標靶新藥問世 患者新福音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3089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副主任楊志新,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美國臨床癌症學會ASCO上,代表研究團隊發表這項最新研究成果,是全球第一個肺癌口服標靶新藥,實證可有效延長患者整體存活期。 -
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 針對EGFR突變患者療效佳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30這項不可逆標靶藥物目前以新藥查驗登記為目標,進行第三期臨床研究分別為: LUX-Lung 3 及 LUX-Lung 6,其中全球臨床研究LUX-Lung 3部分,由台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任楊志新教授擔任研究總主持人。 -
最新標靶藥物-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新契機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9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醫師表示,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可進行手術治療,但約三分之二患者發現時已為晚期,如想採用標靶治療,病患需先進行基因檢測是否有特定的致癌基因存在,才能預測標靶藥物是否能發揮治療成效。 -
早期肺癌術後化療 延長存活期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188癌症已成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而肺癌更是10大癌症中的榜首。台北肺癌學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胸腔部顧問彭瑞鵬表示,每年大約有8219人因為肺癌而死,約占癌症死亡率的20%,比例相當高。分析肺癌的死亡率之所以會如此高,應該是與肺癌發現為時已晚有關。
-
腫瘤幹細胞新發現 肺癌治療現生機
癌症新知 / 肺癌2243研究團隊建立一個全新的肺癌老鼠模式,藉由分子轉換機制,控制KrasG12D突變基因表現,進而控制肺癌的形成與後續癌化的過程。此模式可早期鑑定出的「非小細胞肺癌」的腫瘤原始細胞,將對肺癌早期診斷及治療,提供新的思考方向。研究團隊以透過餵食抗生素的方式,活化轉殖基因鼠KrasG12D蛋白,就可獲得帶有肺癌腫瘤的老鼠,並進一步分析腫瘤細胞。研究人員進一步使用特殊儀器與技術,分離並且高度純化兩種特殊的肺部細胞,分別為「氣管克拉拉細胞」以及「肺泡第二型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