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預防肥胖
-
孩子在家吃飯習慣配3C 增加親子共餐機會從行為改變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72癌症關懷基金會今(7)日公布最新調查顯示,近8成肥胖學童吃飯會用3C產品,與吃飯不用3C的孩子相比,他們每日蔬果攝取量較低,喝飲料的次數提高。不過,當親子共餐頻率多,學童每日蔬果攝取量就增加,喝飲料次數也減少,還改善了吃飯使用3C產品的習慣,對此呼籲家長,趁這次暑假,增加親子共餐機會,關心孩子的健康! -
「三高」這一高難發現 國健署:預防從養成3習慣做起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566依據國民健康署2017至2020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盛行率分別為27%、11%及26%。「三高」與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有極大的關係,分析2018年台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發現三高患者約是一般人的1.43倍至1.78倍。 -
預防肥胖從小做起!國健署提3要點 養成健康生活型態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388國健署指出,肥胖會引起許多共病症,不僅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風險,也和退化性關節炎、憂鬱、不孕症等疾病有關,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肥胖視為一種慢性疾病。 -
秋葵養胃護眼抗發炎 營養師推「酸甜秋葵豆包卷」食譜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2702張慈玲營養師指出,秋葵能維持健康及濕潤的內外表皮,像消化道、尿道、生殖管道、皮膚及肺等,因此,對保護胃黏膜及預防胃潰瘍也有幫助。秋葵中富含維生素A及胡蘿蔔素,有助於視網膜健康、維護視力、提升身體抵抗力及抗發炎。 -
不讓大腦提早老化 預防失智症飲食與睡眠是2大補帖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5041高齡人口會帶來健康危機及社會問題,50歲過後,隨著年紀增長,除了體力、肌力、骨質會逐漸流失外,大腦也會隨著年紀而逐漸萎縮、變小。台灣過去的調查發現,65歲以上人口中約有18.8%為輕度認知障礙患者,而失智症患者則有8%。失智症是緩慢進行、目前仍無法治癒的疾病,雖然致死率不高,但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增加家庭壓力和經濟負擔。 -
慈悲醫學喚醒臟腑平衡 提倡自癒五行養生法
醫美減重 / 養生抗老6895星雲大師所推廣的「一筆字:一切為心造」理念,是謂透過寫書法調節心態,使情緒穩定,從中得到解脫。劉吉豐博士指出,醫學認為「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七情太過可使髒氣失調,而寫書法可調節心態,使情緒穩定,自然也能遠離自律神經失調,透過慈悲醫學的啟發,醒覺並真正喚醒自身身心甦醒的方式。並以全自癒五行養生法,來喚醒自律神經平衡。 -
環境汙染誘發胖小孩氣喘 補充維生素D有幫助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584根據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美國約有600萬名兒童有氣喘問題,相當於每12名兒童中,就有1個患有氣喘。除了室外空氣汙染,室內的空汙也會造成呼吸問題,例如:抽菸、烹飪時的油煙、燃燒蠟燭或香等,都可能導致症狀加劇和就診次數增加。 -
每天花10分鐘測量3數值 自我健康管理護一生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06步入中年之後,每個人都自嘲:「喝水也會胖!」肥胖反映身體健康,國民健康署「成人預防保健」統計顯示,40歲以上的民眾,近5成6血壓偏高、近4成5腰圍過粗,這些都是心臟疾病的高風險群族。專家建議,每天花10分鐘測量血壓、腰圍及體重,做好自我健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