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食物保存
-
沒有最熱只有更熱! 吃涼麵消暑別讓大腸桿菌找上門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85新光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蔡明憲表示,食物的大腸桿菌數量可以檢視食品業者衛生環境狀況,如果雙手沒有保持清潔、食物用水未能滅菌完善、食物保存環境不佳,都有可能讓大腸桿菌數量增加。有時吃下大腸桿菌不一定會有立即危害,胃酸與免疫系統都能保護身體,但如果數量太多身體無法承受。 -
多吃泡麵恐變木乃伊? 醫師破除謠言迷思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87顏宗海指出,「常吃泡麵會變成木乃伊」是錯誤說法,食物保存的方式很多元,目前絕大部分泡麵都沒有添加防腐劑就能妥善保存,有些泡麵則會加入抗氧化劑,但只要遵守衛生單位規定,均不致影響身體。 -
食物冷凍起來不會壞? 別讓冰箱成為健康地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2歲末年終,許多家裡1年1次大掃除,不過,專家提醒,別讓冰箱成為全家人的健康地雷,應該定期整理及清洗冰箱,並注意食物保存時限,以免購買重複食材,造成多餘的浪費。 -
飯菜放涼才冰起來? 營養師破除食物保存迷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867你會把熱食放到涼再拿進冰箱冰嗎?1份「食物保存迷思調查」結果近日公布,近8成網友在食物保存的認知上不及格,平均只得到39分。營養師提醒,錯誤的食物保存方式,將易使食物變質、營養流失,甚至產生毒素。 -
網購食品潛藏風險 留意配送與保存溫度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50食藥署食品組組長潘志寬表示,2016年抽驗「畜禽蛋奶類」網購即食食品,項目包含衛生指標菌及五種主要食品病原菌,其中一成即食食品衛生指標菌超過衛生標準或檢出病原菌,其餘九成衛生狀況良好。 -
烤肉不注意衛生 當心食物中毒找上門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935在節氣交替、溫暖潮濕的中秋時節,很適合各種微生物生長,一旦食物保存及烹調不當,就容易變質腐敗。食藥署建議,烤肉食材不購買過量、食材選擇要新鮮,生食、熟食需使用不同器皿盛裝,避免交叉污染;在烤貝類產品時,慢烤至殼張開後,務必要再多烤一會兒再行食用,其他海鮮及肉類產品也務必要徹底加熱,切勿因追求生鮮的口感,卻忽略潛在的中毒風險。 -
食品添加物面面觀 以科學破解人造恐慌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41事實上,現經過計算規定的「每日最高攝取量」,是根據把所有人類、動物和細胞培養得到的毒物學資料彙整後,做出一個「未觀察到毒性的最高劑量(NOAEL)」擬出一個安全的範圍,這個稱作「每日可接受攝取量(ADI)」。 -
食材放冰箱不會壞? 七分滿管理防細菌滋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008食藥署食品組表示,避免食物中毒,最好養成安全衛生的食物保存習慣。無論是食材購買後還是食物未食用完畢時,都不宜在室溫下放太久,應盡速放入冰箱中冷凍或冷藏,避免細菌孳生、食物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