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骨釘
-
耳鳴只發生在老年人? 兒童發生率不容輕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049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對此表示,相信大家都有過耳鳴的經驗,差別只在於聲音大小或時間長短而已,例如飛機起降或是搭乘電梯、摩天輪時,都可能因氣壓改變,造成耳朵悶塞感而耳鳴,這些情況普遍無須就醫。但若耳鳴發生在兒童身上,由於孩子通常不擅於表達,敘述症狀時經常含糊不清,因此容易被父母忽略,而錯過黃金治療時機,建議父母若發覺孩子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常用手抱頭或耳朵、重度疲倦等現象就要特別注意,應盡快至耳鼻喉專科求診。 -
骨折打骨版骨釘要不要取出? 絕大多數不用但有例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7901新光醫院骨科主治醫師陳政光表示,目前骨釘骨板的材質大部分是不鏽鋼或鈦合金,都經過測試,生物相容性很好,大部分在人體內不會發生變化,而且放置骨釘骨板的傷口有多大,取出傷口就有多大。因此一般人因傷放上骨釘骨板後,骨頭痊癒也不會特別把骨釘骨板取出,避免再一次的手術風險。 -
為搶購口罩機車騎士不慎摔車 鈦金屬矯正復位恢復快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5832收治這名個案的國軍台中總醫院胸腔外科醫師謝志明說,這名個案就醫前已經在診所看過,也服用了止痛藥控制,但疼痛狀況還是持續所以轉到大醫院來。檢查後發現,病人因為肋骨多處骨折已經造成了嚴重的氣血胸,所以才會出現疼痛、喘不過氣的症狀,所幸及時就醫,否則恐引發敗血症導致休克甚至死亡。 -
脊椎微創內視鏡去除骨刺 止血控制助患者縮短恢復期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182雲林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骨科醫師曾準表示,該婦人因椎間盤退化,合併骨刺生長和韌帶肥厚,且神經管狹小,導致神經壓迫,故臀部、大腿至小腿連貫性疼痛到難以行走,這在醫學上稱為「間歇性跛行」,此症可選擇傳統開放式脊椎手術或脊椎微創內視鏡手術2種治療方式。 -
傳統肋骨骨折治療疼痛難熬 新式肋骨固定術不必忍痛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88三軍總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陳穎毅表示,傳統保守治療肋骨骨折會施以止痛藥物讓其自行修復,通常需3至6個月甚至更久,期間疼痛不適,不僅影響病患生活品質,也可能導致胸廓變形造成肺容積縮小,甚至引發慢性神經病變。一旦肋骨骨折合併氣胸和血胸,或心臟大血管損傷等則須進行手術治療,傳統手術治療是以開胸方式將鐵絲固定,缺點是無法服貼固定肋骨、也容易斷掉,觸摸皮膚表面時還可能有異物感,復原過程疼痛度明顯。 -
外科醫師長時間久站 腰酸背痛職業病竟是椎間盤滑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824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黃祥銘表示,外科醫師最常見的職業傷害就是腰椎疼痛、下背痛,因為開刀需時常保持同一站姿,有時還得彎腰,病情嚴重時還可能造成下肢麻痛、行動困難。該醫師就是典型個案,多年來腰痠背痛,甚至必須依賴強效型止痛藥,日前更一度疼痛到無法行走、連坐著看診都有困難。 -
黑心骨釘骨板流竄市面 食藥署依法開罰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138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品質監督管理組副組長遲蘭慧表示,為確保藥品、醫材的產品安全,上市前需有查驗登記許可,且製造廠需有品質GMP認證,但由艾斯博所銷售的「喜維克骨釘骨板系統」雖已取得查驗登記,但製造廠仕成精密科技在未取得GMP認證之前,竟就開始製造產品並販售,依法可罰200萬元。 -
3D列印輔助 打造專屬立體輪廓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5461蘇皇銓醫師指出,傳統的墊下巴手術評估方式是透過醫師肉眼判斷患者的五官比例和協調感,因此成果較為主觀,醫師的經驗、美感及與患者的溝通也是成敗關鍵。隨著科技進步,3D列印應用於整形手術已從趨勢成為指標,透過3D列印技術建立下顎模型,配合人工骨下巴的雕塑,已可成功實現患者的客製化需求,讓成果更自然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