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體溫升高
-
揮別冬季藏精養腎!春季備孕重疏肝 3招打造受孕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6721春天來臨,萬物復甦,身體的氣血也跟著從冬季的「收藏」轉為春季的「升發」。中醫師周大翔表示,肝臟與春天的木氣相呼應,此時肝氣旺盛,容易推動氣血向外擴散。然而,肝氣過旺可能導致肝血和肝陰不足,影響婦科健康和備孕。因此,春天備孕與冬季著重藏精養腎不同,更強調肝氣的疏通與肝血的滋養。 -
發燒時必吃退燒藥?退燒藥成分有3大類 先搞懂才安全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35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醫師方文輝表示,發燒時若伴隨有其他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筋骨酸痛、疲累等症狀,多半是病原體感染,此時發燒是身體啟動自救模式,目的在加強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不必急著吃退燒藥。 -
刮痧緩解中暑 刮痧部位、刮痧順序、刮痧方式1次搞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7760夏季天氣炎熱,很容易中暑,中暑主要原因是在身體散熱不均,當從戶外到室內,身體溫度慢慢升高,這就好像溫水煮青蛙,身體散熱系統出現障礙,此時也代表身體氣血不循環,中暑是因為暑氣「熱升冷降」,因此病症會集中在人體上半部。中暑的症狀包括了頭暈目眩、肩頸僵硬、容易疲倦、四肢痠軟、嘔吐、腹瀉、腹脹、頭脹痛、體溫升高、覺得補充再多水也無法解渴、心悸等。 -
熱死人!麥加朝聖550人熱死 極端酷熱天氣必學自救法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7048國健署表示,熱傷害是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產生的一種急性疾病統稱,常見熱傷害包括,熱痙攣、熱衰竭、熱中暑等,以熱中暑最為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死亡率超過30%,也就是說,100名熱中暑個案中,至少30人死亡。 -
歐美爆169起不明原因兒童急性肝炎 有這10症狀別輕忽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857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截至目前,有12國已傳出幼兒罹患急性肝炎,共出現169例病例,其中以英國114例最多,另有,西班牙、以色列、美國、丹麥、愛爾蘭、荷蘭、義大利、挪威、法國、羅馬尼亞及比利時等國,而日本厚生勞動省日前也出現首例疑似病例。 -
秋老虎發威氣溫居高不下! 遠離熱傷害「藥」特別小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105在高氣溫、高濕度的環境下,當汗水無法順利排出體外,或體內缺水而導致排汗散熱不足,會讓體感溫度隨著上升。若有服用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等藥物的民眾,此類藥物會引起血管收縮,抑制排汗,降低散熱的功能,進而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 -
處暑節氣室內外溫差大「溫差病」上身! 中醫有效緩解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906賴睿昕中醫師指出,當室內與室外的溫差太大,人體無法調適,引起身體不良反應,就是「處暑」節氣常出現的溫差病,主要是由很熱的地方突然跑到很冷的地方,引起血管神經不自主的收縮,所引起的一連串不舒服的症狀,輕微的溫差病可能只是人覺得精神不濟、體溫微熱,這是因為我們本來在戶外曬太陽,就會使全身發熱,這時應該要讓人體排汗的自我調溫機制啟動,經由汗水排掉體內累積的熱。 -
中暑嚴重恐致器官衰竭!別輕忽中暑5症狀 掌握4招預防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21911如果身體無法正常調節高溫,就會發生熱傷害,而常見的熱傷害種類包括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其中又以中暑最為嚴重,一般而言,多數患者會先因在炎熱的環境下過久,持續流汗且未適當補充水分及鹽分,而出現噁心、嘔吐、疲累、頭暈、頭痛、肌肉痙攣等熱衰竭症狀,才會進展為中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