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高齡社會
-
樂齡網與醫聯網簽訂聯盟 整合全方位服務打造樂齡生活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98樂齡網為全台第1家以滿足銀髮族生活需求為定位的企業,提供生活化的服務為核心價值,為樂齡族提供一個整合商品、服務、資訊及交流論壇的生活園地。醫聯網為全台最大數位健康照護平台,以數位科技為基礎,過去5年已經建構線上連結線下(O2O)型態的服務內容,包含健康檢查、健康評估、健康促進,以及以台灣醫師為主體的遠距醫療諮詢等服務。 -
台灣超高齡社會來臨! 「動動健康班」豐富銀髮族生活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05為了正式迎向超高齡社會,國健署自109年起推動「整合性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透過各縣市層級跨局處合作,在全國22縣市設置397個長者健康促進站,以社區長者為目標,成立「動動健康班」。 -
經顱磁刺激協助失智症患者找回話語權 讓大腦重新開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711研究經顱磁刺激術多年的台北榮總復健部經顱磁刺激中心主任蔡泊意表示,他的一位女性患者,因阿茲海默症困擾長達10年的時間,原來的個性開朗好動、相當活潑,目前只能夠坐在輪椅上,且無法發表言語。在接受顱磁刺激兩個療程之後,不但變得比較愛講話,對於外界的事物也有適當的反應。 -
為愛憶起啟程! 國健署「失智友善」系列活動巡迴展開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00國民健康署自民國107年起持續於22縣市推動「失智友善社區」,及倡議宣導「失智友善」,建構全台成為一個守護失智者的社會網絡;至民國110年全國22縣市共有60處失智友善社區,已招募43萬4,000名失智友善天使及9,775家友善組織,友善參與達133萬9,000人次。國民健康署於今(110)年10月起辦理「奇憶旅程,伴你啟程」系列性活動及11月舉辦北、中、南區巡迴展,邀請全國民眾前往參觀,並認識失智症是一段旅程,不是終點,用愛伴隨失智者憶起啟程。 -
社區關懷據點解封! 「銀養共餐」邀長輩共饗美好食光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017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為了讓長輩有更好的營養攝取,國民健康署結合社區共餐據點、國內餐飲業者,透過輔導備餐人員,運用質地調整飲食的概念,將「食材挑選」、「切割烹煮技巧」、「簡易檢測方式」等方式,發展更多適合長者容易咀嚼且軟硬度適中的的餐點,期許能讓長者有更好的飲食選擇,避免營養不足的狀況。 -
長照失能人口持續增加 1966專線協助降低照護者負擔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371為利有長照需求的民眾申請及諮詢長照服務,已設置長照服務專線1966,地方政府在收到民眾申請後,將派照顧管理專員到家進行評估,核定失能等級及給付額度,並由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A單位)個案管理員與案家討論,為個案量身訂做照顧計畫及安排特約服務單位提供長照服務。 -
當人生不再有「滋味」 老人厭食症提高40%失能風險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077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許惠玉主任說明,老人厭食症是導致營養不均衡的原因之一,而隨著年齡增長,「食不下嚥」成一大關鍵因素。食不下嚥包含咀嚼吞嚥功能退化、咬不動、嚥不下、沒食慾等,一旦進食出現困難,就容易造成營養不良、衰弱、肌少、體重下降等一系列的不良狀況,提高了其他各種疾病的發生率,甚至會加速失能、臥床,造成惡性循環,對生活品質、死亡率均產生負面影響。 -
居家復能降低家屬照顧負擔 2大申請管道協助患者康復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219居家復能目標達成後,江先生表示,從返家後見到自己在動作功能上的進步,也期望能在下半年出門回到教會時,將自己意外後的感觸跟生命經驗分享給教友,很感謝能在居家復能時透過物理治療師的協助,能讓自己快速回到積極復建的道路上;太太也表示,居家復能不僅給予江先生動作功能上的協助,同時也能提供照顧者心理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