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Nature
-
是否罹攝護腺癌? 研究:可從唾液DNA一探究竟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219倫敦癌症研究院國際研究團隊使用新型DNA分析技術,探討過去研究中已登錄7萬多人的基因,期中大約有45000人罹患了攝護腺癌,但也有25000名受試者沒有罹患。因此,研究人員對這2組進行比對,挑選出可能導致癌症風險的任何變異數。 -
跳躍基因解密 找出大腦疾病關鍵基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74小腦症、平腦症、智力發展遲緩等,這些是常見新生兒大腦發育疾病,都與遺傳基因有關,但人體共有2萬多個基因,難以一一檢測,陽明大學、臺北榮民總醫院等研究團隊透過「跳躍基因」發展出新式基因篩選,成功找出30多個可能造成大腦發育疾病的基因。該項研究成果具有原創性,且奠定後續基因研究的基礎,最近刊登在跨領域科 -
男人奢侈成性? 原來是睪固酮在作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13有些男性就是無法抗拒購買豪華名車或是昂貴西裝的慾望,這可能跟他們體內的男性荷爾蒙「睪固酮」有關係。最近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睪固酮的濃度,會影響男性對於會提升身份的品牌產生渴望,研究刊登在最新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隆乳權威張大力接軌世界 獲國際品質評鑑大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124隆乳權威東京風采張大力院長今年出席紐約2018年度ASAPS美國美容整形外科醫學盛會、2018ASBPRS亞洲乳房整形重建學會,每年精進學術交流並常受邀出訪ISAPS演講「內視鏡隆乳技術」與相關性學術論壇,持續精益求精。 -
生理時鐘影響健康 脈絡叢研究獲國際期刊肯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814台灣最新研究榮獲全球排名第3的自然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肯定。研究員利用老鼠實驗,發現主宰體內生理時鐘部位是脈絡叢(Choroid Plexus),此結論不僅挑戰學界過去的認知,未來亦可將研究應用於中風、氣喘、睡眠失調等相關病症的治療上。 -
澳洲、日本研究 血液檢驗可預測阿茲海默症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867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據統計,活得越久,罹患失智症的機會就越高。現在有份日本和澳洲的共同研究表示,通過血液檢測,便能讓阿茲海默症在病發的20年前就被測出來,相關內容刊登在《自然科學期刊》(Nature)。 -
害怕照胃鏡? 特殊膠囊檢查消化道不再慌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663當你的腸胃道消化系統出了問題時,醫師可能會需要為你做照胃鏡檢查,但許多人非常害怕照胃鏡,因此,很多人寧願忍著胃痛,也不願意照胃鏡檢查。 -
美科學家研發奈米粒子檢測法 更快發現癌細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592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民國105年十大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也就是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事故傷害、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