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Nature
-
改善代謝病 益生菌立大功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797艾克曼菌與代謝性疾病的關聯起源於2007年,當時卡尼與佛斯教授首度發現,艾克曼菌能顯著抑制小鼠肥胖及2型糖尿病的惡化,此成果發表於知名《糖尿病期刊》(Diabetes)。爾後許多研究驗證,艾克曼菌可抑制高脂飲食導致的肥胖、改善胰島素阻抗、降低空腹血糖、修復腸道屏障及降低發炎因子。然而,由於艾克曼菌不易生長,除絕對厭氧環境外,還要特殊動物來源的培養基,因此發展與應用相對困難。 -
髮一禿顯老10歲 研究發現治療禿髮新契機
醫美減重 / 護髮生髮植髮2951為了進一步破解毛髮再生之謎,研究團隊進行動物實驗,利用皮膚拉撐裝置施予小鼠適當的皮膚張力,有效地誘發毛囊幹細胞的活化與毛髮的再生,此重要研究成果已刊登於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此外,唯有使用適當的拉力及時間,才能誘發毛髮再生,如果拉力不足或時間不夠就沒有效果,這也證實了「群聚感應現象」論點。 -
人工合成八醣體 可啟動脊髓神經元修補機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322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主任洪上程解釋,HS八醣體具有較多硫酸根數量時,能取代CS醣分子並與PTPRσ結合,並將幾個PTPRσ結合在形成低聚物(Oligomer),進而抑制Cortactin蛋白的去磷酸根化反應,讓軸突可以繼續生長。 -
挺過抗癌化療艱難期 提升免疫是關鍵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22中醫師陳瑞聲說明,雖然抗癌療法推陳出新,但大多數癌症治療仍以化療為主,且效果因人而異,並非每個人都能因為化療就讓病情好轉,重點是病人承受不住化療副作用病情急轉直下的也大有人在。 -
果凍細胞保留細胞生物活性 有助於幹細胞研究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154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胡哲銘與研究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在細胞中注入狀似果凍的水凝膠(PEG)後變成「果凍細胞」,可以在細胞死亡時保存細胞膜上蛋白質、醣類等生物活性,有助於幹細胞研究、免疫治療以及病毒檢測技術研發。 -
常睡睡又醒醒? 睡眠品質恐影響動脈粥狀硬化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89過去不少研究認為,睡眠不足將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的研究人員證實,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細胞增生,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主因,研究刊登在《自然期刊》(Nature)。 -
癌症檢測再躍進 血液篩檢準確預測癌細胞轉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903中央研究院、台北榮民總醫院等癌症醫療團隊研究發現,癌細胞有成群結隊移動的特性,透過「癌細胞捕捉器平台」進行血液篩檢,就能掌握患者血液中的癌細胞數量,精準預測頭頸癌轉移或復發的風險,研究成果刊登於《Nature Cell Biology》。 -
乳癌病友與專家齊聚 共同探討診療新知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6769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於上周六舉辦「2018乳癌大型病友會」,邀請200多位乳癌病友及家屬一同與會,來自各大醫院的乳癌專家在會中與病友們互動,解答在乳癌治療過程中面臨不同階段所發生的相關問題,並提供解決之道。期望藉此病友會能帶給乳癌姊妹們更多正確資訊及信心,使病友活得更長、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