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Nature
-
常睡睡又醒醒? 睡眠品質恐影響動脈粥狀硬化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122過去不少研究認為,睡眠不足將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麻薩諸塞州綜合醫院(MGH)的研究人員證實,睡眠不足會導致免疫細胞增生,是造成動脈粥狀硬化的主因,研究刊登在《自然期刊》(Nature)。 -
癌症檢測再躍進 血液篩檢準確預測癌細胞轉移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836中央研究院、台北榮民總醫院等癌症醫療團隊研究發現,癌細胞有成群結隊移動的特性,透過「癌細胞捕捉器平台」進行血液篩檢,就能掌握患者血液中的癌細胞數量,精準預測頭頸癌轉移或復發的風險,研究成果刊登於《Nature Cell Biology》。 -
乳癌病友與專家齊聚 共同探討診療新知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6693財團法人乳癌防治基金會於上周六舉辦「2018乳癌大型病友會」,邀請200多位乳癌病友及家屬一同與會,來自各大醫院的乳癌專家在會中與病友們互動,解答在乳癌治療過程中面臨不同階段所發生的相關問題,並提供解決之道。期望藉此病友會能帶給乳癌姊妹們更多正確資訊及信心,使病友活得更長、更好。 -
是否罹攝護腺癌? 研究:可從唾液DNA一探究竟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4161倫敦癌症研究院國際研究團隊使用新型DNA分析技術,探討過去研究中已登錄7萬多人的基因,期中大約有45000人罹患了攝護腺癌,但也有25000名受試者沒有罹患。因此,研究人員對這2組進行比對,挑選出可能導致癌症風險的任何變異數。 -
跳躍基因解密 找出大腦疾病關鍵基因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05小腦症、平腦症、智力發展遲緩等,這些是常見新生兒大腦發育疾病,都與遺傳基因有關,但人體共有2萬多個基因,難以一一檢測,陽明大學、臺北榮民總醫院等研究團隊透過「跳躍基因」發展出新式基因篩選,成功找出30多個可能造成大腦發育疾病的基因。該項研究成果具有原創性,且奠定後續基因研究的基礎,最近刊登在跨領域科 -
男人奢侈成性? 原來是睪固酮在作祟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636有些男性就是無法抗拒購買豪華名車或是昂貴西裝的慾望,這可能跟他們體內的男性荷爾蒙「睪固酮」有關係。最近一項新的研究結果顯示,睪固酮的濃度,會影響男性對於會提升身份的品牌產生渴望,研究刊登在最新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
隆乳權威張大力接軌世界 獲國際品質評鑑大賞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043隆乳權威東京風采張大力院長今年出席紐約2018年度ASAPS美國美容整形外科醫學盛會、2018ASBPRS亞洲乳房整形重建學會,每年精進學術交流並常受邀出訪ISAPS演講「內視鏡隆乳技術」與相關性學術論壇,持續精益求精。 -
生理時鐘影響健康 脈絡叢研究獲國際期刊肯定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27台灣最新研究榮獲全球排名第3的自然科學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肯定。研究員利用老鼠實驗,發現主宰體內生理時鐘部位是脈絡叢(Choroid Plexus),此結論不僅挑戰學界過去的認知,未來亦可將研究應用於中風、氣喘、睡眠失調等相關病症的治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