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陪伴跨越洗腎障礙

2113
【NOW健康 楊芳綺/台中報導】
醫師
▲台中澄清醫院腎臟內科賴建賓主治醫師

「一般人都覺得腰痛或小便尿量減少、有泡泡...,才是腎臟功能有問題,但並非這樣!」在糖尿病腎病變方面有豐富醫療經驗的台中澄清醫院腎臟內科賴建賓主治醫師,直接點破許多人的迷思。

賴醫師指出,門診中約有四至五成病患有糖尿病,國外文獻及門診經驗都可看出,糖尿病隨著時間進展,容易引發其他病變,明顯且容易察覺的是視網膜病變,這時腎臟功能可能已經有問題,多數患者因為沒感覺到痛苦而忽略。

大部分糖尿病病患最後來腎臟科門診時,指數和腎臟功能已經很糟,需要直接洗腎了!這時才開始衛教、飲食或藥物控制,都為時晚矣!所幸,近年政府及腎臟醫學會積極推廣慢性腎臟病的觀念,提早建立照護網,在慢性腎臟病初期開始介入及衛教,延緩進入洗腎的階段。

因為糖尿病有家族遺傳的傾向,除了病患本身治療,家人的狀況也需特別留心。賴醫師提到之前有不少類似病例:一對母女先是女兒因尿毒症洗腎,五年後母親的腎功能也衰退需要洗腎;沒有血緣關係的夫妻,因為生活與飲食習慣類似,一起罹患了慢性腎臟病。

部分糖尿病患一轉到腎臟科門診時就要準備洗腎,談到馬上要洗腎常造成病人極大的恐懼。面對這類問題,賴醫師採取的做法是:「第一次見面的病人,儘量避免強制他們立即住院接受治療,而是透過長期追蹤、腎友經驗分享及對病人有影響力的家人來進行勸說。讓病人知道腎臟病不是絕症,只要洗腎就達成治療效果。」多數問題來自心理上的抗拒,家人與醫療團隊的同理心,讓許多病患敞開心防接受治療。

澄清醫院的腹膜透析約從五年前開始,目前約60床,血液透析約170床,目前已有近3分之1到2分之1的病人願意選擇做腹膜透析。賴醫師提到他的治療原則:「只要病人有意願,我們都會全力協助。」

腹膜透析的確需要堅持度和耐久度,病人可能半途就放棄,醫療團隊會協助看看是否能繼續下去,並請心理諮商師跟病人聊聊,了解他們的癥結點。也有案例是做血液透析好幾年,因工作關係想轉為腹膜透析,後來轉換成功並且適應良好。偶爾有不可抗力因素要轉作血液透析,病人於治癒後也會再度轉回腹膜透析,畢竟這是生活自主性較好的治療方式。

關於很多人擔心腹膜透析會併發腹膜炎的問題,賴醫師也說明:「血液透析也有感染風險,或因血液問題造成出血、血壓不穩、細菌或病毒感染等,發生併發症機率與腹膜透析差不多。反而腹膜透析因為洗的速度較慢,對身體與血壓的控制反而較好。」

賴醫師及透析醫療團隊都期望,在完善的整體支持系統下,每位病友都能獲得最佳的照顧,繼續精彩的人生!

詳細內容及全文,請搜尋"健康好腎活"網站(www.ckdlife.com.tw)

分享此文:
請往下滑,繼續閱讀推薦好文
資料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