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倫敦
-
Omicron大軍壓境!打第3劑有效嗎? 張金堅解析疫情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714世界衛生組織警告,Omicron的肆虐蔓延恐導致更新、更危險的變異株產生。究竟Omicron是什麼樣的病毒?感染後,會有哪些症狀?各國疫情如何?打第3劑疫苗有效嗎?防疫策略需要調整嗎?都是眾所關心的議題。 -
今增4例Omicron 羅一鈞:完整接種疫苗後住院率偏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317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今(23)日新增4例「Omicron」變異株確診,同時針對國際間研究報告作分析,分析中提到:Omicron感染者住院率比Delta低上很多。 -
《有你相伴的旅程》失智症照顧者紀錄片 探索家人難題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655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發表以失智症為主題的紀錄片《有你相伴的旅程》,本片由導演劉臣恩執導,完整記錄一位年已60歲的男性照顧者朝霖,照顧失智繼父的故事。 -
活到老做到老!壯世代樂活關鍵 愛愛1周1次的8大好處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4225「年齡實驗室」針對全台22縣市,共1,256位50歲以上的壯世代進行調查,發現50至59歲一個月性行為平均僅1.9次、60至69歲約1.1次、70至79歲0.6次,隨年齡增高而遞減,整體平均僅約一個月1.3次。 -
想「偷吃」卻沒本錢? 檢視睪固酮激素低下的6大原因
兩性關係 / 男人幫3503該項研究發表在《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Research),團隊採集4000名成年民眾的唾液樣本,並測量睪固酮激素,另透過問卷瞭解受測者的「性經驗史及頻率」。研究發現,睪固酮激素較高的男性較容易有性衝動,有如行動做愛機器,可以擁有不少性伴侶。女性則剛好相反,如果擁有較高睪固酮激素,對另一半就會越忠誠。 -
騎單車好處多! 心臟病、癌症和死亡風險都低於開車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534英國劍橋大學的Richard Patterson和倫敦帝國學院的Anthony Laverty指出,眾所周知,有許多人都沒有足夠的運動,這與全球每年320萬至530萬人的死亡有關。而我們知道,運動對健康有益,包括能夠降低罹患心臟病、第2型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甚至是憂鬱症的風險。 -
解答人類感覺受體之謎 美學者台灣女婿獲諾貝爾醫學獎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423因發現人類對痛覺與觸覺的感受體,美國學者朱里雅斯(David Julius)、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榮獲2021年諾貝爾醫學獎殊榮。2人與台灣均有極深淵源,前者曾與台灣中研院學者一起研究,後者為台灣女婿,娶了台裔美籍妻子,還曾因此至中研院演講,至台南旅遊好多天。 -
英研究葡萄酒可降心血管死亡風險 國內心臟科醫師回應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876《生物醫學中心期刊》(BMC Medicine)上一項研究表示,每周喝1至2瓶葡萄酒,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臟病發作、中風、心絞痛或死亡的風險降低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