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免疫反應
-
疫情下皮膚症狀都是長新冠惹禍? 皮膚科醫師破除迷思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4403長新冠症狀在皮膚上較容易出現紅疹、潰傷甚至掉髮等情形,關於國內長新冠情況,花蓮慈濟醫院皮膚科主任林子凱表示,臨床上較常看到病人出現紅疹,有些人會注意到掉髮,潰瘍是比較少見,但一般民眾也出現這些症狀時,通常有多種病因要一併考慮,並非都直接與長新冠症狀相關,然而Omicron大流行是近期的事,確診者如出現這些皮膚病變, 符合新冠肺炎症狀發生時序時,在排除其他病因後,即可考慮診斷為長新冠症狀的皮膚表現。 -
一箭雙鵰!國衛院抗癌新藥 抑制癌細胞兼活化免疫細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2338癌症為國人10大死因之首已經有40多年,近期標靶治療成了新興療法,癌細胞卻持續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並改變腫瘤微環境,逃脫免疫系統監控,癌症免疫療法因而誕生。目前的癌症治療法,不能同時抑制癌細胞與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合併使用不同類型的標靶抗癌藥物,雖然可增強抗癌效應,協同及加成抗腫瘤與免疫調節效應。但因藥物相互作用改變,經常導致拖把的副作用,並影響藥物吸收與代謝。 -
咳嗽患者變多!7成青壯年細支氣管發炎 竟確診長新冠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399「咳咳咳!」許多確診者在解除隔離、康復後仍是咳個不停,甚至呼吸困難、運動後容易喘,亞東醫院胸腔內科門診發現,最近咳嗽患者明顯變多,幾乎都與新冠肺炎有關,其中7成為40歲以下的細支氣管發炎患者,屬於「長新冠」,需長期接受治療。 -
確診康復者恐留新冠後遺症 醫師:別慌!通常會漸好轉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5801奇美醫院整合醫學中心老年醫學科主治醫師蔡孟修表示,長新冠是指染疫後3個月內,發生無法以其他診斷解釋、持續至少2個月,且通常對生活或身體活動表現造成影響的症狀。 -
2歲童確診!高燒41度合併腦炎症狀 醫籲:打疫苗預防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2832歲的許小弟確診新冠肺炎,確診後第3天突然高燒至41度,出現嘔吐與痙攣,許爸爸緊急將他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抵達時心跳每分鐘達200下,意識模糊且呈現嗜睡無力狀態。抽血檢查發現前降鈣素(PCT)發炎指數高達17(正常值<2),電腦斷層掃描顯示腦部有些微腦水腫,懷疑有併發腦炎跡象,當下立即住入兒科加護病房,後續在藥物治療下,PCT也降至正常範圍,腦壓恢復穩定,住院1週後許小弟康復出院。 -
猴痘列第2類法定傳染病 周志浩說明洽購第3代猴痘疫苗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24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表示,我國正在洽談採購第3代猴痘疫苗,但WHO不建議大量接種,僅有臨床照顧病患的人、實驗室人員或是與病人在一定時間內有密切接觸的人可接種。 -
眼科富貴病「虹彩炎」不可不慎! 恐致青光眼、白內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18635虹彩炎即為眼球前方在發炎,又可分為「傳統型」與「猛爆型」。其中,針對傳統虹彩炎的症狀,朱智盟醫師表示,患者眼睛會紅腫、畏光、比較沒有分泌物的產生,好發年齡則介在20至30歲青壯年。許多病患起初容易被誤診為結膜炎,但醫師只要發現「點散瞳劑後難散瞳」,就可能要懷疑是虹彩炎作祟。 -
夏季小心熱傷害!防範中暑 營養師:吃對東西也有幫助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566防範熱中暑除了不要在中午出門、盡量在陰涼處工作以及補充水分以外,吃對東西也有幫助!2020年發表在《Nutrients》的研究指出,疲勞性熱中暑(EHS)是一種危及生命的徵狀,它會導致體溫調節失常,其中它會影響血管的收縮,影響身體血流,導致神經、器官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