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流產後婦女身心受創 PTSD恐悄悄上身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3776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手術與癌症部門(department of surgery)的研究者Jessica Farren表示,研究人員調查了113名婦女,這些女性都是最近有流產,也就是在懷孕24周前失去胎兒,或是有異常妊娠的狀況,例如子宮外孕,而透過藥物或手術來終止懷孕 -
恐怖割喉案睡不著 5步驟走出PTSD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8衛生福利部心口司表示,為避免擴大社會不安情緒,民眾千萬不要轉載相關圖片、電視畫面,及反覆傳播事件的詳細過程。如有困擾,則可撥打安心專線: 0800-788-995,專人提供24小時免費心理諮詢及心理支持服務。 -
瘋狂購物 無法解除創傷後壓力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1914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Michigan)行銷學教授Ayalla Ruvio表示,與研究團隊共找尋約140位,2007年曾在以色列南部小鎮上,且經歷過恐怖攻擊長達6個月的民眾,另外,也找來大約170位住在那裡,但卻沒經過歷過恐怖攻擊的人。 -
罹癌後自殺風險高 心理師助癌患迎向光明面
癌症新知 / 癌症百科2803周甲錡醫師指出,隨著疾病進展、身體疼痛程度變化、生活品質變差合併對社會心理壓力適應不良的反應,會導致癌患適應障礙、失志、憂鬱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或自殺問題的發生。有研究顯示,與病魔纏鬥的過程中,約47%符合精神疾病,最多是適應障礙症,佔有精神疾病診斷的68%,憂鬱症還達到13%。 -
痛苦指數飆高 精神官能症患者增加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40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王仁邦表示,當身心長時間出現緊張、焦慮、失眠等症狀,若是能於疾病早期甚至未發時就接受專業精神科諮詢與評估,相對上比較容易找出精神疾病的病因,與病患及家屬討論所能接受的治療方式,可完善地規畫適切治療,病患對治療的配合度增加,將會有最佳的治療效果。
-
重大天災人禍後遺症 創傷後症候群知多少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77一般人遇到重大創傷,除了天災如大地震、海嘯,還有人禍包括被施暴等,可能會出現不安、擔心、緊張、恐懼、害怕等情緒的焦慮性疾病,如果這一些症狀持續不到一個月即已緩解,稱為「急性壓力反應」。精神科醫師林佳琪表示,一旦以上情緒持續加深,會引發失眠、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頭暈頭痛、胃腸不適或注意力不集中失神等身體症狀,會重複經驗創傷經驗的畫面或做惡夢,事發之後會有逃避的心理或避免接觸相關的事物,且時間超過一個月以上時,即可稱為「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過,也有的人,屬於延遲性反應,即在事發後相隔一年甚至兩年才發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545日本強震後數日,門診旋即出現不少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坐立難安、睡眠易驚、神經緊繃。有位曾經歷過921地震的女士,在看完電視新聞不久,突然感到週遭搖晃、地面震動,一時間幾乎要奪門而出!但回頭一看,家人卻都若無其事的模樣。此後腦海中有時浮現10多年前地震時的情景,甚至連日常作息都顯得緊張不安,茶飯無心,十分困擾。 -
強震海嘯天災不斷 有憂鬱傾向需提高警覺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