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台灣年輕病友協會
-
抗癌不再孤單!醫界與癌友團體呼籲 重視心理腫瘤照護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12340抗癌過程艱辛,癌友身心俱疲,為讓社會更關注癌友心理健康,在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代表提議下,國際心理腫瘤醫學學會(IPOS)正式決議,將每年4月9日訂為「世界心理腫瘤日」(World Psycho-Oncology Day, WPOD),積極推動癌症病人身心整合照護。 -
晚期肺癌治療太燒錢! 近5成病友確診時月薪還不到4萬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5952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日前與民進黨立委劉建國共同召開記者會,公布肺癌病友調查報告,228份晚期肺癌病友資料中有9成不清楚「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NCCN)中的肺癌指引,9成病友希望醫師說明最適切治療方案。6成病友在醫生告知下,了解必須自費,其中2成知道資訊後不願自費,因為經濟壓力太重;7成病友希望負擔能在每月5萬以下。 -
女工程師罹乳癌扛百萬醫藥費醫治! 多數癌友恐難支撐
癌症新知 / 乳癌5033自認為健康寶寶的柔柔,不喝手搖飲、不太吃炸物,但29歲那年一天洗澡時,意外摸到左側乳房硬塊,進一步接受穿刺檢查,確診為三陰性乳癌。罹癌迄今2年多,接受術前免疫加化療8次,腫瘤由2.8公分縮小至0.5公分,手術切除腫瘤後,又做9次免疫療法,前後17次,花費400萬。 -
偏頭痛成年輕人失能主因! 接受預防性治療慎防慢性化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88偏頭痛不只是頭痛,還可能造成失能跟生產力損失!在勞動節前夕,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發表最新的「偏頭痛認知研究大調查」,結果發現,逾7成受訪者表示,會不定時頭痛,其中更有15%受訪者每月頭痛超過15天,可能是慢性偏頭痛。在有頭痛經驗的受訪者中,近7成每月平均需請假或在家休息3天,若以最新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推估,患者平均每年約減少6萬元收入。 -
晚期肺癌拚存活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為弱勢病友爭取生機
癌症新知 / 肺癌68987在肺癌的分型中,肺鱗癌過去20年來只有化學治療可用,多數晚期患者活不過1年,健保署聽見癌友需求,去(2023)年12月起給付1線免疫藥物合併化療,助癌友看見續命曙光。 -
9成年輕人負擔重憂慮顧不了父母 盼政府開展健康投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488Dcard與大社會民調調查年輕族群擔憂,有超過9成以上受訪者憂慮光靠自己扛不起家庭醫療負擔,並希望政府增加健康投資,從國家競爭力高度思考健保給付議題,避免家庭醫療花費成為青年未來重擔。 -
癌症次世代基因檢測明年納健保 專家解析6大常見問題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107為讓癌症病人能精準用藥,衛福部規劃,明年第2季將「次世代基因檢測」(NGS)納入健保給付,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在首次會議中,專家對於給付癌別、方式等已達共識,他有信心在12月21日第2次會議就可以定案,明年上半年順利上路。 -
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出爐 這個癌症的討論度最高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63癌症死亡時鐘不停快轉,根據2020年統計癌症時鐘再快轉1秒,每4分19秒就有1人確診罹癌。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28日發布《癌症議題網路輿情洞察報告》,觀察到2022年癌症議題的網路聲量較2021年成長81.2%,在癌症種類聲量中,以乳癌的討論度最高,佔17.8%,其次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11.9%)及結腸、直腸和肛門癌(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