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同儕
-
長高科學打破遺傳迷思 身高180美夢可以成真!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08模力診所院長陳南宏表示,先天因素如遺傳、人種、性別等,都是影響個人身高的關鍵,例如白種人大多會比黃種人高,父母遺傳也是孩子身高依據,但後天努力絕對能克服先天因素,除了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在正確時間熟睡、再加上適當營養補充,都能夠刺激骨頭生長板增生,讓身高可以比期望值更高。 -
學齡前應讓孩子學習動手做 培養獨立自理能力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888習慣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到好嗎?前台大醫院北護分院復健科小兒職能治療師黃彥鈞認為,其實孩子現階段發展已能做到的事,就讓他們嘗試自己練習做一些日常的家事,不但有助於感覺統合的刺激,也能讓孩子養成自理能力,在上學後更有自信心。 -
尿床不可恥 積極配合治療助孩子找回信心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740尿床其實是常見的症狀,它是指在睡眠期間膀胱發生的無意識排尿,依照臨床上的定義,是介於5至6歲的小孩,持續每個月有2次或2次以上在夜間尿床;或6歲以上的小孩,持續每個月有1次或1次以上在夜間尿床。 -
孩子普遍牙齒咬合不正 家長應正視矯正問題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029前突的門牙或排列偏離到正常齒列以外的牙齒,相對容易受到外傷碰撞而斷裂,也常會咬到嘴唇或臉頰,而造成口腔黏膜受傷。值得注意的是,咬合不正不僅會造成顳顎關節發育異常,也會影響發音及咀嚼功能,甚至引起腸胃功能障礙。暴牙、戽斗的外型容易受到同儕的嘲笑,影響人格發展及人際關係。 -
促進孩子心理健康從小做起 專家建議參與多元運動方案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07台灣的孩子運動量較少,吳佑佑醫師建議,家長可多支持孩子喜歡的興趣及活動,從中增進「動」的技巧,但應避免將運動變成1種競賽,而是讓小朋友「快樂運動」,透過趣味運動可分泌腦內啡、提升專注力、增加社交互動性,讓孩子的身心更健康。 -
10歲常打電玩社交能力差 女孩影響更勝男孩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800衛生福利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社交能力有限的兒童可能會增加打電玩的時間,因不須處理面對面社交時造成的尷尬與掙扎,且某些遊戲需團體互助合作,會讓他們覺得彼此有凝聚力,像自己可掌握與他人間的關係。另外,電玩通常更融入男孩的文化中,成為社交重要組成部分;而女孩傾向少而親密的關係,但常打電玩的女孩由於缺乏和同儕一起互動、練習社交技巧的機會,可能更加孤立,也影響社交能力。 -
高中生沉迷網路世界產幻覺 醫籲多注意孩子心理需求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32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許雅惠評估小均出現失眠、憂鬱、焦慮情況,除了給予藥物治療外,也轉介給心理師治療。治療過程中發現小均覺得自己長期被忽略,加上成績不佳導致低自尊,而選擇網路世界逃避現實。心理師透過認知行為治療,並聯合父母、學校老師,陪伴小均找到興趣與舒壓管道,1年後,今年即將升高一的小均終於順利脫離網路世界的禁錮。 -
她胸痛以為心臟病或肺病 診斷發現原來是胸壁肌肉拉傷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7246書田泌尿科眼科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周明文表示,胸部疼痛有許多原因,如心臟、肺部相關疾病,或胸壁肌肉拉傷、帶狀疱疹、焦慮及食道及腸胃問題都可能引起胸痛。門診中不少主訴胸部疼痛的患者,擔心是心臟或肺部的疾病緊張不已,其實胸痛也可能是胸壁肌肉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