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際期刊
-
台灣數位健康產業面臨哪些困境? 3大領域需前瞻展望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877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TAIDHA)」與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學院於日前共同舉辦 《打通數位健康任督二脈:2023 數位健康產業政策前瞻研討會》,邀請業者20位專家包括衛福部健保署署長石崇良、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食藥署醫粧組簡任技正吳亭瑤、工研院生醫所所長莊曜宇、臺北醫學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崇僖、賽諾菲Sanofi台灣公共事務暨市場准入處長William Tsai、裕利醫藥台灣總裁周志鴻等人,針對創新藥材、生醫健康資料、遠距醫療等3大領域所需法規與政策,進行前瞻性探討與展望。 -
慢性鼻竇炎復發需再次手術 多屬第2型發炎反應難控制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6266慢性鼻竇炎困擾許多人,保守治療若無效,可藉鼻竇內視鏡手術改善,但部份患者效果不彰。林口長庚醫院跨科別合作,鑽研青少年慢性鼻竇炎治療,發現若是屬於第2型慢性鼻竇炎,也就是通常會出現鼻息肉或合併氣喘等下呼吸道疾病者,預後較差且息肉易復發,最難控制。建議採個人化醫療,選擇適當的病患予以生物製劑治療,強化第2型發炎反應的控制,將可獲得有效改善。 -
思覺失調症患者罹癌死亡率偏高! 聯醫研究登國際期刊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444台灣約有15萬人罹患思覺失調症,常見症狀包括出現幻覺、社交疏離、無法集中注意力等,臺北巿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表示,根據過去的文獻,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預期壽命明顯比一般人少10至15年,且最新調查竟發現,思覺失調症的人因癌症死亡機率較高,其疾病風險不可小覷。 -
抗新冠中藥「淨冠方」成台灣之光! 本月已於美國上市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819由陽明交大傳統醫藥研究所研發的中藥方劑「淨冠方」(美國商品名Immune Extra Prevention),日前也在國內生技藥廠順天堂的合作下,本月正式於美國電商巨擘Amazon上架,而此次淨冠方能在美上市,足以證明台灣具有科學中醫的量能。 -
乾眼症是眼睛發出求救訊號 眼科醫師示警置之不理後果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515用眼過度時,人們會感到眼睛疲勞、乾澀,這正是眼睛在發出無聲的抗議,透露需要休息的警訊!但如果眼睛乾澀的頻率高,甚至出現灼熱、異物感、紅腫、搔癢、或視力模糊等症狀,恐怕是乾眼症惹的禍。提到乾眼症,多數人會直覺認為是缺水引起的,然而根據研究顯示,乾眼症患者當中,約有86%屬於瞼板腺功能障礙(MGD),也就是缺油引起的乾眼症。 -
綠地比率竟與躁鬱症有關! 研究:患病率最多可降5成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711家中附近區域的綠地占比面積,與罹患心理疾病風險下降的可能性有關?來自台灣成功大學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的研究團隊,於8月16日在國際期刊《健康與地方》(Health & Place)發表最新的綠地與躁鬱症相關研究,表明中、高比例綠地的城鄉,居民罹患躁鬱症的可能性最多可下降逾5成以上。 -
登革熱疫情燒! 國衛院:「無人車」成登革熱防疫尖兵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4865國衛院今(18)日公布最新「無人車」研究成果,除進入溝渠、下水道,瞭解病媒蚊分布及密度,還可透過殺蟲劑噴灑、高溫水槍沖洗,撲殺孑孓,降低病媒蚊孳生。未來結合AI,還以影像辨識蚊種,大幅提升效率,及改善人力巡查限制。 -
別搞混了!乾眼症的視力模糊和白內障不同 醫剖析差異
健康養生 / 視力矯正5562林岫儀醫師進一步說明,眼科專用脈衝光通過美國FDA認證,有別於傳統皮膚科的脈衝光,有眼科專用的治療探頭及水冷科技,並擁有OPT的優化脈衝科技,適用於缺油型及混合型乾眼症的治療,不僅能改善瞼板腺阻塞,還可以改善眼周發炎,並抑制細菌和蠕形蟎蟲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