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孤立
-
預防失智症活化腦細胞 專家提「4護6養」存老本避失智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153目前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證明,健康的生活型態有助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安法診所副院長柯威旭強調,預防醫學,從每一天的生活習慣開始;預防失智症,也是!呼籲大家以「4護6養」積極管理生活,活化腦細胞,拉開與失智症的距離。 -
泌尿道結石復發!副甲狀腺亢進作祟 6旬婦抽血揪病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782上泌尿道結石的成因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職業、飲食習慣等,李高漢建議,患者如沒有限制喝水量的情況下,每天可攝取2至3公升的水分,以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結石晶體沉積,也有利結石排出。另外,適量補充高纖維食品及定時規律的運動避免發胖,更可降低結石復發機率。 -
孤獨感與抽菸同樣致命! 尤其是孤獨的糖尿病患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03戒菸、治療憂鬱症、定期運動和遵循健康的飲食模式都被認為是糖尿病患者保持心血管健康的最佳方法,但你知道嗎?與朋友保持聯繫,並傾訴心事,對心臟也有好處嗎?最近1項研究發現,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孤獨感可能比飲食、運動、抽菸和憂鬱症,更容易成為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因素。研究人員表示,此研究是基於人類天生的社交需求,以及需要有意義的社交關係來維持身心健康的理念,而開始進行的。 -
工藤心醫的心靈偵探事務所將上映 助大眾認識精神疾病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572後疫情時代,隨著精神疾病盛行率上升,民眾的心理健康成為目前各國最關注的議題之一,台灣國家衛生研究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為此與多位專家合作,推動「工藤心醫的心靈偵探事務所」產學合作計畫,製作精神醫學、心理學、心智與腦神經科學相關的14支科普影片及2項刊物,期望增進民眾對於精神疾病與成癮問題的了解。 -
去年家暴通報案高達15萬件 徐若瑄籲各界關注家庭暴力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3705雖然社會對於「家庭暴力」已達到零容忍共識,社會各個角落仍不斷傳出家庭暴力案件。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家庭暴力通報案件高達15萬6千多件,平均每3分鐘就有1件通報。 -
基金會關懷癌友心理健康 與19家醫院簽約提供諮詢補助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328241歲Nora正積極配合不孕治療,她在無意間感覺左胸怪怪的,因此趕緊到乳房外科就醫,一連串檢查下來得知自己罹癌的壞消息。雖幸運發現得早,不過手術後仍需配合5年的荷爾蒙治療,也宣告她提早進入更年期。努力許久的生子願望落空,Nora每每看到社群媒體上朋友的曬娃照,眼淚便撲簌簌停不下來,讓她好幾度燃起輕生念頭,想從陽台一躍而下一了百了。 -
疫情趨緩逐漸解封 杜絕憂鬱從停止「社交孤立」開始!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386進入後疫情時代,隨著疫苗施打率提升、防疫措施鬆綁,大家逐漸恢復面對面的人際互動。但調查發現,在疫情期間有憂鬱、焦慮症狀者大幅增加,回歸正常社交互動,要多注意身邊親友的情緒狀態,避免因情緒問題而造成社交孤立。 -
嗜賭症年輕化!國中生沉迷手機博弈 尋求賭博門診戒賭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3447博弈和抽菸、喝酒、毒品一樣都容易上癮,有些人常因此搞到一貧如洗,為了幫助民眾取得治療資源,成功戒賭,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於109年前開辦「賭博門診」,迄今收治近300名個案,最年輕患者竟才年僅13歲,是名沉迷於手機賭博的國中生。醫師提醒民眾,如果一賭博就失控、停不下,盡管懊悔,仍是繼續賭,就有必要就醫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