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學生
-
告別兒童肥胖!國健署推「FIT動起來」 盼全家動起來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791愛喝甜飲,嗜吃炸雞漢堡,又懶得運動,全國4分之1學童過重,甚至肥胖。國健署長沈靜芬倡議「FIT動起來」,運用「Fitness運動」、「Intake飲食」、「Team合作」等3大要素,鼓勵家長以身作則,遠離手機、不要熬夜,全家一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
守護青少年性健康! 性教育和性傳染病防治是2大重點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5055為協助學生從小建立正確性知識與自我保護意識,教育部國教署持續強化全面性教育課程教學,並結合性傳染病防治作為重點工作,透過課程教學指引、教師增能培力、教材研發與資源整合等多元措施,結合中央與地方國教輔導團或學科中心等支持體系充實教學資源,及提供各項計畫或補助方案推動教育課程與活動,及到校視導或訪視等機制,打造支持性友善的校園學習環境,共同守護青少年身心健康。 -
反毒防制向下扎根!培養識毒、拒毒觀念 提升防毒意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7829新興毒品偽裝花樣百出,臺北市政府今(9)日舉辦「解毒密碼戰」闖關活動,將反毒意識向社區扎根。活動於114年8月9日(星期六)假中山國小盛大舉行,吸引約130位國小學生踴躍參加,臺北市市長蔣萬安親臨現場頒獎並簽書,與孩子們一同投入反毒行列。 市長蔣萬安致詞指出,近年毒品型態與包裝不斷翻新,對青少年危害日益嚴重,呼籲社會各界攜手守護下一代。 -
13至24歲梅毒感染連續4年上升 性病匿名快速篩檢啟動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5255疾管署為強化我國梅毒及淋病的臨床診療品質與防治效能,疾管署特別委託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由其邀集感染科、泌尿科、婦產科、家庭醫學科及皮膚科等醫學會及相關領域專家,依據最新國際性傳染病治療指引及本土流行病學與臨床實務經驗,共同編製《台灣成人梅毒及淋病臨床診斷、治療暨預防指引》。 -
台灣梅毒確診個案攀升 預防指引降低社區性傳染病風險
兩性關係 / 愛愛這檔事17428我國愛滋防治有成,近幾年來每年感染人數約在千例,但確診梅毒個案卻逐年上升,今年1至7月梅毒感染通報數新增5826例,高於去年同期5456例。主要原因在年輕性活躍族群的不安全性行為,醫師提醒,如果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務必主動接受性病篩檢。 -
沉重的真相!大專青年創意影片競賽 26部作品等你評選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12271你認為肥胖是自己的問題?肥胖需要就醫嗎? 全台灣有約一半的成人有過重及肥胖的問題 ,據調查卻僅有不到2成的患者願意就醫取得專業協助。日前坎城國際創意節Future Young Lions獲邀舉辦《沉重的真相 大專青年創意影片競賽》,邀請大學生拆解問題並且拍攝影片。共獲26部符合初賽資格之作品,全數上線官方頻道。即日起至8月11日,邀請民眾擔任評審。 -
電子煙違法勿輕易嘗試!重罰萬元 家長留意孩子4跡象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712暑假是青少年社交活動高峰期,也是電子煙誘惑多的時候。調查顯示,電子煙使用率雖略有下降,但國中及高中職生仍有3.2%和6.3%曾使用。國民健康署提醒學子,切勿因「好奇」、「朋友慫恿」或覺得「沒有菸臭味」就嘗試電子煙,拒絕各種菸品的誘惑,才能守護健康。 -
夏季出遊蚊蟲叮咬恐引發蕁麻疹! 醫:做1事當心惡化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557聖元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表示,蕁麻疹發作常與特定過敏原如食物等有關,其他如外物引起像是蚊蟲叮咬、塵蟎等,都可能是引起急性蕁麻疹反應,發作時很像蚊蟲叮咬般膨起的紅印,不過仔細分辨,蚊蟲叮咬的紅印中間會有像針刺的微小咬口,蕁麻疹則無,但如果抓癢可能導致發紅成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