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律
-
治療心律不整不再侷限藥物 電燒手術更勝一籌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5788案例1名陳先生原先在其他醫院門診控制三高,因近日容易心悸、頭暈,經檢查診斷為陣發性心房震顫,並且接受心律不整藥物及抗凝血劑的治療,但成效卻不理想,不僅原先狀況未獲改善,現在甚至走一小段路就開始氣喘如牛,最後轉而求助成大醫院進行治療。 -
心房顫動患者中風機率升 路透社專訪北榮研究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403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在台灣的盛行率大約為1%,根據國內1項最新研究發現,心房顫動病患確診1年後,約有16%的患者中風風險上升。也就是說,全台灣約有23萬名心房顫動的病患會因為心房顫動而增加3至5倍腦中風的風險,因此預防中風是治療心房顫動病患的重要課題。 -
術前麻醉需空腹 長期服藥控制慢性病患這樣做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449在手術治療麻醉前,常被要求「空腹」,包含水、口香糖、飲料、檳榔、菸、酒等都應該禁止,但有些人因為罹患慢性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當碰上空腹的要求時怎麼辦?藥還要吃嗎? -
無故昏厥不是「通靈少女」 她迷走神經出問題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26421名20歲女大生屢次在家中突然昏厥,但休息後又無大礙,只是頻率高到讓家人深感不對勁,擔心成為「通靈少女」;無獨有偶,1名國中生因參加朝會時昏厥,不慎撞傷頭部造成撕裂傷,2位患者就醫檢查後,均確診為迷走神經昏厥所致,醫師提醒,症狀發生時只要平躺休息,改善腦部血流不足狀態,即能恢復正常。 -
憂鬱易傷「心」 研究:躁鬱患者心血管疾病風險更高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753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罹患心臟疾病,或是死於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一般人還要高。此外,冠心症患者一旦得到憂鬱症,病情更為嚴重,死亡率會上升,三軍總醫院研究發現,雙極性憂鬱症患者的副交感神經功能低下,會提高心律不整或心因性猝死風險,未來也許能做為確診的重要依據。 -
憂鬱症之苦有解 磁波刺激活化大腦幫你改善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304一名60多歲吳姓婦人多年來飽受憂鬱症之苦,長年憂鬱、焦慮伴隨無法解釋的頭痛,且這一痛就是20年,幾乎用遍了所有抗憂鬱劑藥物,但還是快樂不起來,心情不時沮喪到谷底,甚至有過輕生的念頭。 -
老菸槍3條心臟血管全阻塞 鬼門關前走一遭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717大部分民眾只要有1條冠狀動脈阻塞,就會導致血流不順,也就是俗稱的「急性心肌梗塞」,48歲莊先生卻是3條冠狀動脈完全阻塞,病情極為少見,原本死亡率超過8成,但在醫療團隊施以氣球擴張支架置放、主動脈幫浦、葉克膜急救、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等才救回一命。 -
柚子沾醬取代薄鹽醬油 中秋烤肉健康沒負擔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475每到中秋節總會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烤肉賞月,市面上販售的烤肉醬琳瑯滿目,有些民眾擔心醬料內含的鹽分太高,所以改用薄鹽醬油先醃製食材,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營養治療科曹雅姿營養師提醒,腎臟功能不好的民眾,千萬不要使用薄鹽醬油,因為薄鹽醬油多半是用鉀來取代鈉,洗腎病患若鉀攝取過多,很容易引起心律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