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心臟疾病
-
進食時間恐影響中風風險? 這時間吃有助防心血管疾病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192大家都知道食物會影響心臟健康,但其實進食的時間也很重要,最近有研究發現了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最佳進食時間,而心血管疾病是1種會影響心血管的疾病,如心臟病與中風,皆為全球常見的死亡原因。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建議,早上8點前吃早餐和晚上8前吃晚餐的進食習慣,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
高血脂患心臟病風險增3倍 壞膽固醇超過這數值速就醫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798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暨高雄榮總重症醫學部主任黃偉春表示,高血脂民眾診斷率僅約5成,約一半患者尚未就醫,不清楚自身狀況,一旦現血栓,或者因天氣溫度變化、情緒激動等原因造成血管收縮,就可能引發血管堵塞,腦中風、心肌梗塞等急重症。 -
北榮住院醫師忘年會倒地!裝葉克膜 醫療團隊成功救回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6535台北榮總骨科部27日晚間舉辦忘年會活動,1名年輕住院醫師上台表演時,不料,突然倒地不起,緊急送至北榮急診,因病情危急,裝上葉克膜,住進加護病房。所幸在團隊搶救下,28日已經甦醒,四肢正常活動,神經並未受損。 -
全台追雪!寒流極凍心血管首當其衝 睡前記得做這件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377隨著冬季最強寒流的襲來,氣象局已經發出低溫警報,一些區域甚至可能面臨攝氏5度以下的極低溫。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藝耀主任提醒民眾,隨著氣溫下降,特別是患有三高、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長者們,務必格外注意保暖,並確保按時服藥、定期追蹤檢查,一旦出現胸悶(痛)、呼吸困難、噁心或頭暈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 -
防缺醫材!33項特殊醫材 業者供貨不穩提前6個月通報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122為了提早因應藥品缺藥,食藥署規畫「藥品供應資訊平台」,讓醫療院所、藥廠或藥局端通報缺藥資訊。事實上,缺乏醫材,更可能危及急重症患者生命,食藥署最近預告「必要醫療器材品項清單」草案,將33項特殊醫療器材列入其中,業者如供貨不穩,至少於6個月前向中央主管機關通報。 -
大寒天氣急凍!國健署提護心8式 別讓心臟疾病找上門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56「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1個節氣,象徵1年(112年)的結束。根據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資料顯示,1月20日東北季風增強,緊接著又有寒流來襲,且可能持續冷至1月25日清晨。俗話說:「新年頭,舊年尾」,伴隨著農曆春節將至,民眾忙著大掃除與採買年貨,除了適時添加衣物禦寒外,長輩常說:「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究竟平時如何護心暖心顧健康?國民健康署邀請你一同搭上護心巴士,落實以下「8式健康生活習慣」,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
貧血7大症狀!除了易累、頭痛頭暈 竟會造成視力受損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4564你常常覺得沒精神、容易頭痛或感到呼吸困難嗎?那有可能是「貧血」的症狀!根據病症的嚴重程度,從幾乎沒有症狀的輕微貧血,到可能危及生命的嚴重貧血都有,因此當有相關症狀時,能立即發現並予以適當的治療十分重要。 -
心臟權威醫師曝心臟病具有多樣性 守護心臟健康有方法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009本周六(12月23日)將舉辦健康公益講座,共分3場,第1場由北醫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陳威達,主講「認識心律不整 專家談護心保健」;第2場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辜浩源,主講「臨床心理師談 自律神經失調修復術」;第3場由台北市宏仁診所院長李宏信醫師,主講「耳鼻喉權威醫師開講 秋冬常見耳鼻喉疾病」,如欲取得最新活動消息的民眾,可至「北醫校友會教育基金會」或「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官網查詢相關訊息,或撥打報名專線:(02)2391-5568轉報名組,名額有限,請把握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