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新冠疫情
-
新冠疫情捲土重來? 疾管署:病例、死亡數創5週新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60上週新增31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18例上升,新增死亡個案中97%未曾接種新冠XBB疫苗。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不管是併發重症、死亡人數,均比上週增加,死亡為4週以來的單週新高,重症為5週以來新高。新冠併發症及死亡發生風險持續,且國際部分國家疫情處高點或上升,須密切監測。 -
後疫情時代民眾就醫增!健保點值被稀釋 1點不到0.9元
醫藥衛生 / 全民健保46387新冠疫情稍緩,民眾就醫頻率大增,以致健保點值低於0.9元,引發醫療院所抱怨。為此,健保署11月15日上午在健保會提案,動用安全準備金以補足中醫、西醫基層、醫院等點值,拉高至1點0.9元,不過,與會人員並未達成共識,有待衛福部長薛瑞元拍板決定。 -
國光生第3季營收略減! 破傷風疫苗重返市場前景樂觀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3907國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11月10日召開董事會,公布第3季財報,受到國際局勢動盪、海外CDMO訂單減少及COVID快篩需求雪崩下降影響,今年Q3營收較去年略降;不過,國光破傷風疫苗近期將重返市場、腸病毒疫苗持續擴大量產,基本盤穩固,在新訂單、新市場及新產品擴展的帶動下,明年前景樂觀,可望穩健成長。 -
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 10大癌症肺癌擠下大腸癌首居冠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138687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出爐,肺癌首度位居10大癌症排行之首,110年新增1萬6880名癌友,擠下連續15年排名第1的大腸癌,成為危害國人健康最嚴人重的癌症,大腸癌退居第2,新增1萬6238人。至於被喻為癌王的胰臟癌,則第1次擠進第10名,新增3190人。 -
打疫苗防病毒! 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能同時接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69隨著秋冬到來,流感病毒恐發威,按照往年觀察,每年11月開始病例逐漸增加,12月至隔年3月達到高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戴雅伶表示,民眾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增加免疫力,平常也要勤洗手、配戴口罩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這不僅是大家防範COVID-19的絕招,也是防止眾多呼吸道傳染病的不二法門。 -
中研院發表自動mRNA製程平台! 與宏碁合作癌症疫苗
醫藥衛生 / 智慧醫療3520近年mRNA技術的成功,已成為各國研發下世代醫療的新方向,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與電腦品牌廠宏碁施振榮創辦人於8日共同宣布雙方已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各自提出「自動mRNA製程平台」及「預測腫瘤新抗原(neo-antigen)之AI模型」之技術,以共同發展個人化癌症疫苗。 -
中國爆發黴漿菌!台灣1年4季有病例 曾有重症裝葉克膜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53432感染黴漿菌後,最常見的疾病型態為支氣管炎,特別是孩童,症狀為喉嚨痛、倦怠、發燒及長達數週甚至數月的咳嗽。約有10%惡化成肺炎,症狀為黏液痰、發燒和發冷、呼吸困難、胸痛及倦怠。少數病人嚴重肺炎、氣喘發作、腦炎(大腦腫脹)、溶血性貧血、腎功能異常及皮膚疾病(史蒂芬強生症候群、多形性紅斑、毒性表皮溶解症)等嚴重併發症。 -
新冠解封後第1個秋冬感冒「失聲」多 中醫護嗓調體質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3542一旦出現「失聲」問題時,中醫通常會使用清熱解毒的藥物,來處理黏膜或聲帶的發炎,例如:金銀花、連翹、薄荷、牛蒡子、桔梗、生甘草等,再加上滋潤養陰、通調肺氣的方式,例如︰百合、半夏、玄參、生地黃、麥門冬這些藥材的使用,更能有效地提升免疫力,排出代謝廢物、降低黏膜敏感度,進而達到止咳開嗓,緩解病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