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水腫治療
-
反覆水腫竟連拖鞋都穿不下 揭水腫常見原因與好發部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69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說明,水腫大部分從雙腳開始,由腳盤、小腿慢慢往大腿延伸,嚴重者鼠蹊部、背部及肚皮也有可能會受到影響。症狀初期不容易察覺,若持續惡化,可能產生腳部皮膚失去皺紋、鞋子變緊穿不下,甚至產生鬱積性皮膚炎導致色素沉澱或皮膚潰瘍。 -
300例LVA里程碑 高雄長庚獲認淋巴疾病手術卓越中心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369楊家森指出,淋巴水腫病人建議應及早接受手術,以避免產生蜂窩性組織炎等併發症。微創的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LVA)是目前治療淋巴水腫有效的術式,顯微重建外科醫師需使用高倍顯微鏡,將患肢的淋巴管分離出來後,與鄰近的小靜脈做吻合,重新建立淋巴液回流的替代道路,讓滯留肢體造成腫脹的淋巴液由此通道回流至靜脈系統,以改善肢體腫脹。 -
乳癌治療後逐漸恢復卻出現水腫 竟是這裡出問題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569黃女士自2018年發現乳癌後,除了手術切除左側乳房外,也積極接受化療與放療。雖然身體狀況逐漸恢復,但去年黃女士接受放射治療時,左側上肢出現淋巴水腫,整隻手臂到手掌都呈現浮腫,與健康的右手臂相比,手圍整整相差2公分半,既不能握也無法活動,更痛到晚上睡覺都不安穩。後來個管師協助轉介復健醫學科,鄧復旦副院長以「體外震波儀」予以治療,創新臨床應用不僅有效消除黃女士的淋巴水腫,過程輕鬆也讓黃女士倍感滿意。 -
癌友術後淋巴水腫肢體沉重 淋巴管靜脈吻合改善回流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658賴志昇醫師說明,肢體淋巴水腫好發於乳癌、婦癌、泌尿道癌以及大腸癌等患者,在接受外科手術切除腫瘤時併進行淋巴結廓清,因而影響淋巴液回流,以致肢體淋巴水腫。部分癌友則是接受放射線治療時,淋巴節功能受損,而出現症狀。 -
下肢腫痛不良於行 竟是10年前膀胱腫瘤復發引起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194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郭忠和指出,許多人都有下肢水腫疼痛經驗,但大部分下肢腫痛係因肌肉筋膜發炎所引起,其次為腎功能不佳或是心臟功能不佳引起的水腫,而極少數下肢水腫是因為腫瘤引起的。郭忠和表示,該名患者至門診時,左下肢外觀大腿、小腿均勻腫脹,這與一般下肢水腫不太一樣,像是水管塞住下肢回流,而引起腫脹。但經下肢血管超音波檢查並無阻塞,而心臟及腎臟功能亦正常。 -
乳癌術後物理治療 強化自我照護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486葉瑞珠指出,癌症治療後所產生的次發性淋巴水腫,通常會在手術傷口以下的身體部位出現腫脹,主要是因為手術或多或少破壞了細小的淋巴管,皮下組織間液不易透過淋巴循環排出,堆積在皮膚與肌肉間而形成腫脹。因淋巴結負責淋巴液的收集與過濾,還有人體的免疫反應,一旦數量減少,人體的防禦力也會降低。 -
淋巴結皮瓣移植術 成功救治象腿人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011林口長庚副院長、骨內淋巴水腫權威鄭明輝教授說明,所謂皮瓣移植手術就是切除下巴一塊10 X 3公分大小的皮瓣,裡面包括動脈、靜脈血管以及3至6顆淋巴結,將皮瓣移植到病患的腳踝。皮瓣存活後,淋巴結產生作用,如同抽水馬達,回抽淋巴液,讓下肢不再水腫。 -
先天性淋巴水腫 印尼象腿男跨海重生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2622花蓮慈濟醫院舉辦象腿醫療成果發表,整形外科主任李俊達醫師現場分享五位國際個案的成功經驗,其中來自印尼的Kevin是花蓮慈院至今治療過腫脹程度最嚴重的象腿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