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癌症希望基金會
-
男大生響應百人捐髮 為癌友留2年長髮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4040為幫助癌友不因掉髮而中斷或放棄治療,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發起第4屆「百人捐髮」活動,不分年齡、性別與職業,以行動力挺癌友,民眾反應踴躍,不到3天就額滿,其中包括5名大男生。剛從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畢業的曾泓表示,連續2年長髮飄逸過年返鄉,連老爸都質疑過他的性向,但他為了幫助癌友,告訴自己一定得撐下去。 -
老翁貧血骨痛 確診多發性骨髓瘤已晚期
癌症新知 / 標靶治療630270歲陳姓牙醫2年前騎車時不慎摔跤,被送至急診室,檢查發現,除了骨折,骨密度極低且嚴重貧血,懷疑有血液疾病,轉診至血液腫瘤科接受進一步篩檢,才確診為「多發性骨髓瘤」。 -
彩繪人生新希望 癌友「畫」悲傷為正能量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1288得到癌症,人生是否就被判出局了呢?3位堅強的女性,分別挺過腸癌、乳癌、腦癌,用畫筆重獲新生。抗癌三姝的故事,證明生命的韌性,也鼓勵抗癌路上的同行夥伴,以不同的堅定姿態繼續前行。 -
彩繪人生新希望 癌友「畫」悲傷為正能量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3187得到癌症,人生是否就被判出局了呢?3位堅強的女性,分別挺過腸癌、乳癌、腦癌,用畫筆重獲新生。抗癌三姝的故事,證明生命的韌性,也鼓勵抗癌路上的同行夥伴,以不同的堅定姿態繼續前行。 -
人體最大器官皮膚 科學家認為「間質」可取代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英國科學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刊登最新研究,科學家認為,人體「間質」(interstitium)具有延展性且充滿液體,包圍血管、肌肉筋膜,及腸、肺和泌尿系統等組織層與皮膚表層之下,應該提升至「器官」層級,取代「皮膚」,成為人體最大的器官。 -
告別乳房前留下美好瞬間 癌友綻放生命力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3675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談到創辦攝影比賽的起源,他表示,10年前無意間看到一名癌友買了新相機,記錄下自己和家人間的互動,即使是重症患者,燦爛陽光的笑容仍令人動容。在藥廠支持下,10年來舉辦6屆「捕捉希望」攝影比賽,鼓勵許多癌友,走出生命幽谷,重拾希望。 -
告別乳房前留下美好瞬間 癌友綻放生命力
癌症新知 / 抗癌鬥士1184 -
胃癌病友切除脾胃 勇敢對抗病魔獲新生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3698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指出,胃癌早期症狀不明顯,近6成胃癌患者初次診斷即為晚期或轉移型胃癌,往往錯過治療黃金期,導致晚期胃癌患者5年存活率不到1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