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紅肉
-
你貧血嗎?快吃紅色食物! 網提10大食材讓你滿血復活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826觀察近1年內網友針對「補血食物」相關話題討論,可以發現「紅棗與黑棗」是大家經常直覺想到的補血食物,中醫認為「紅棗可以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量、增強骨髓造血功能,改善貧血」,如果與桂圓搭配食用則有養顏美容之效。另外,富含維生素B1、鈣和鐵質的「紅豆」,同樣具有改善貧血的作用,網友就直呼「紅豆和紅棗一起烹飪,補血效果超讚,堪稱『窮人的阿膠』」,不少女性族群也表示自己會在經期時,多吃紅豆湯調養身體。 -
泌尿道結石復發!副甲狀腺亢進作祟 6旬婦抽血揪病因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93上泌尿道結石的成因影響因素有很多,包括遺傳、年齡性別、職業、飲食習慣等,李高漢建議,患者如沒有限制喝水量的情況下,每天可攝取2至3公升的水分,以增加尿量來稀釋尿中形成結石物質的濃度,減少結石晶體沉積,也有利結石排出。另外,適量補充高纖維食品及定時規律的運動避免發胖,更可降低結石復發機率。 -
痛風發作疼到難走路! 尿酸生成過多、代謝減少都不行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24台灣飲食文化相當多元,麻辣火鍋、夜市小吃、精緻甜點等美食應有盡有,許多民眾也因此患有代謝性疾病,像是有「皇帝病」之稱的痛風,也變得更為普遍,食藥署表示,痛風發作時會導致病患劇烈疼痛或行走不易,因此對病人來說,日常控制普林的攝取相當重要。 -
靠吃能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專家公開6類食物攝取量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59最新研究發現,將6種關鍵食物納入飲食中,能夠降低心臟病和中風發作的風險。根據發表在《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的研究,若成年人的飲食中,缺乏足夠的水果、蔬菜、豆類、堅果、魚類和全脂乳製品,就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相反的,若於日常飲食中食用這6種食物的比例較高,則會降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風險,特別是在較少食用這些食物的低收入國家當中。 -
血脂飆高不只吃太油!太甜也會中 營養師提降血脂方法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6566不少人做健檢時發現自己血脂過高,不免要抱怨自己肥肉與油炸食物吃得很少,卻驚見自己的血脂是紅字。營養師劉怡里分享,自己常常在診間聽到夫妻間的對話就是:指責另外一半血脂高的原因,是吃海鮮、愛喝酒、愛吃油炸物;實際上這句話「只對一半」。劉怡里說明,會造成三酸甘油脂過高的原因中,過量油脂確實包含在內,但糖分與酒精也會。 -
阿斯巴甜列「可能致癌」缺證據 不調整每日容許攝取量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345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在7月13日提出針對阿斯巴甜對健康影響的評估報告。食藥署表示,阿斯巴甜被列為「可能致癌因子」,不足以說明阿斯巴甜消化後會造成不良反應,因此不會改變早期訂立的每日容許攝取量。 -
適量攝取有效降低死亡率! 植物性飲食6大好處報你知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733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引述2018年期刊《刺胳針公共健康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追蹤超過1萬5千位成人的飲食長達25年,估算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即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吃太少死亡率皆上升!死亡率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約為總熱量的一半(50~55%,如圖)。 -
6旬婦便便顏色像葡萄酒! 從大便顏色可觀察出血位置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493大便顏色不同,出血位置也不同!當出血點在上消化道時,血便的顏色會比較偏向黑色;下消化道或是肛門出血時,血便會以紅色呈現。另外有時是跟飲食有關,像是吃了甜菜、紅肉的火龍果等,可能會出現紅色的大便;服用有些藥物或是含動物血的食物,會讓大便呈現偏黑色。在排除了藥物、飲食的因素後,民眾出現血便千萬別輕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