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老鼠
-
日本流感藥驚傳抗藥性 研究發現抗藥性病毒具傳染力
醫藥衛生 / 藥品安全3771據《朝日新聞》指出,東京大學將研究結果刊登在《Nature Microbiology》學術期刊,研究團隊在流感病患喉嚨處,採取確認具有抗Xofluza藥性病毒,在植入老鼠等研究動,結果發現,抗藥性病毒能夠在氣管與肺部增生,具有對外擴散風險。 -
中國大陸出現4例鼠疫個案 甘肅內蒙高風險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883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均表示,大陸4名鼠疫患者,可作為3起事件,相互沒有關連,意味著內蒙古到甘肅,大範圍的野外囓齒類動物,恐怕有相當高機率帶有病原,若計畫前往或曾經去過高風險地區的民眾,最好特別注意。 -
咀嚼不好腦部退化早 研究證實並獲論文首獎
健康養生 / 口腔植牙3285國立陽明大學牙醫學院院長許明倫,其率領研究團隊致力研究於人腦灰質與咀嚼能力之間的關聯性,研究成果贏得「國際牙醫學研究會」2018學術研究海報論文比賽首獎。 -
今年首例漢他病毒出血熱 謹記3不措施防鼠保健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950漢他病毒出血熱潛伏期為數天至2個月,主要症狀為突然且持續性的發燒、結膜充血、虛弱、背痛、頭痛、腹痛、厭食、嘔吐伴隨臉潮紅等,約第3至6天會有出血症狀,隨後出現蛋白尿、低血壓或少尿,部分患者會出現休克或輕微腎病變,並可能進展成急性腎衰竭,經治療後病況可改善。 -
乳房植入物安全受重視 那陰道人工網膜政府把關沒?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46台灣女人連線常務理事黃淑英指出,美國在2016年已將陰道網膜的醫材等級從第2類提升至第3類,並要求廠商在33個月內完成上市前核准,且必須提交安全性及有效性的人體試驗成果,但廠商在期限過後仍無法提出人體試驗的安全性證據,故美國已在今年4月宣布禁用;澳洲與紐西蘭也於2017年底禁用;加拿大則限定使用範圍;英國於2018年宣布暫停使用,並研擬更明確的規範。但我國衛福部直到2017年7月才將陰道網膜由第2類醫材提升到第3類,卻僅要求廠商繳交安全性報告,而不是人體試驗成果。台灣在2013年有59件不良反應事件,2017年則有303件,這樣的行為就等於將民眾當白老鼠。 -
小動物正子暨核磁共振像儀引進 盼加速新藥研發流程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43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林慶波指出,這套老鼠專用的高階醫療科技安裝於臺北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部,全國僅有1台,未來將應用於實驗動物的影像分析,加速新藥研發流程,儀器僅限研究用,並不會對外開放治療毛小孩。 -
7月1日起禁用不完全氫化油 違者最高處以3百萬元罰鍰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2954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名譽教授孫璐西表示,過去為了追求人造奶油柔軟的質地,常以部分氫化方式加工,但也因此易產生反式脂肪。而反式脂肪也被研究發現具有許多不良健康影響,除導致人體「壞膽固醇」含量提高、「好膽固醇」降低外,也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罹患風險,其危害可能更甚動物性油脂,使得不完全氫化油脂從食品加工的新星,成為讓人避之唯恐不及的過街老鼠。 -
奈米疫苗仿冠狀病毒 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5375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胡哲銘、臺灣大學獸醫學系副教授陳慧文及美國德州州立大學組成國際跨領域團隊,運用尖端奈米科技模仿冠狀病毒外型,研發出創新有效的「冠狀病毒奈米疫苗」,有助於對抗中東呼吸道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