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腎臟科
-
食物吃不完放電鍋保溫隔天再吃? 毒物科醫師打破迷思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118電鍋是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電器,許多人習慣以電鍋保溫已經煮好的食物,以為一直插著電源,保持熱度,食物就不會壞掉,專家指出,許多細菌耐高溫,只要在60℃以內即可快速生長,而電鍋保溫難以維持在60℃,如果久存後食用,恐容易食物中毒。 -
日月潭環湖馬拉松睽違3年再度開跑! 參賽人數創新高
健康養生 / 消費生活86受疫情影響亞培世界馬拉松大滿貫(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 AbbottWMM)萬達分齡冠軍資格賽台灣站,日月潭環湖馬拉松睽違3年再度開跑,30日參賽人數創新高,國內外超過6千位選手報名。 -
洗腎時遇火警、地震時該自行拔針? 醫師:這樣做保命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446前陣子全台地震頻傳,腎友憂心洗腎遇到天搖地動、火警等緊急時刻該如何應變逃生?腎臟科醫師提醒,洗腎當下患者千萬不可自行拔針,以免造成生命危險!血液透析者可依護理人員指示,鎖緊血液迴路管的管夾。腹膜透析患者則盡快停止機器運作,並盡快疏散至安全處以暫時度過難關。 -
全民心運動!首重三高控制 醫師提醒:有徵兆及早就醫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9731有三高困擾的民眾容易引起一身病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會透過血液漸漸影響到人體的心臟、腎臟甚至是腦部等各個器官,日前健康傳媒與東生華製藥聯合主辦的衛教公益講座,特別邀請臺安醫院心臟內科暨心導管室主任林謂文醫師、新北市立土城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范珮宜、新光吳火獅紀念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魏丞駿,分別以「心絞痛怎麼辦、高血脂預防與治療、高血壓治療趨勢」3大主題來與民眾分享相關的知識,希望當身體出現警訊時,大家可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
在家也能簡單做腹膜透析! 花蓮慈濟出書教你認識透析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95慢性腎臟病是腎臟退化的疾病,台灣有170到200萬的腎臟病友,慢性腎臟病的認知率卻不到1成,原因正是慢性腎臟病通常無症狀,難以察覺。醫師建議可觀察自己有沒有慢性腎病五字訣:泡水高貧倦,也就是觀察自己尿尿後泡泡多不多,以及身體是否水腫、高血壓、貧血、倦怠;如有相關症狀建議就醫諮詢。 -
讓肌肉成為免疫調節器官 醫師提醒「運動增肌」抗百病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2783與病毒共存已是全球因應疫情的趨勢,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流感疫情,以及10月13日大開國門的時刻,讓你的肌肉也成為免疫調節器官吧。 -
腎友注意3症狀!慎防心臟衰竭 透析病友尤其小「心」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249心臟疾病長年位於國人10大死因之中,其威脅不容小覷。世界心臟聯盟(World Heart Federation)為喚起民眾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視,將每年9月29日訂為世界心臟日。而國民健康署與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今(29)日共同辨理記者會,以「用『心』照顧每顆心(Use Heart for Every Heart)」為主題,呼籲大家採取積極性的作為,用心打造屬於自己的健康。 -
6旬婦患慢性病!蛋白尿指數突飆破千 檢查竟確診肝癌
癌症新知 / 肝癌249663歲葉阿姨本身患有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一直有追蹤治療,這幾年來蛋白尿(尿液蛋白質/肌酸酐比例)約控制在200至300毫克/公克,但在去年4月時蛋白尿指數忽然飆升,最高曾到8,000毫克/公克,雖因身體因素無法執行腎臟切片,但經過一連串抽血及影像檢查,竟罹患了肝癌,在經手術治療肝部腫瘤後,目前蛋白尿指數已下降近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