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身體活動
-
上班族長期久坐埋下健康隱憂! 簡單3招擺脫活動不足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972020年世衛組織(WHO)「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指出,久坐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第2型糖尿病發生率有關,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週應該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或是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 ,並提出「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與「1次完成」同樣有助於健康,例如:1天運動30分鐘,可以分成2次15分鐘,或3次10分鐘完成,即使不能達到建議活動量,少量的身體活動依然好過於不活動。 -
跳繩有助孩子長高? 專家籲飲食、運動、睡眠多管齊下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6871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內分泌暨遺傳科主治醫師羅福松表示,許多家長擔心孩子發育太慢,長高速度不如預期,而購買昂貴的中藥補品,或在尚未檢查骨齡之前,就讓孩子施打生長激素,這可能揠苗助長、適得其反。 -
如何維持健康習慣?龍年3步曲跟著做 飲食運動不放過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76國健署強調,龍年開始之際是建立健康生活型態的最佳時機,民眾在過年期間,飲食與運動如何兼顧,也是重要的挑戰!飲食方面建議以「分食」的概念一起享用,既可以享用多樣的美食,亦可以降低熱量的攝取。 -
慢性病服藥不停歇!掌握4技巧病情控制好 過年沒煩惱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667慢性病患想要安心過年,穩住病情絕對是首要工作,因此,飲食、運動、生活作息等習慣,可不能隨著放假而放縱!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友在過年期間,需遵從醫囑按時規律服用慢性病藥,少吃多動與維持正常作息,並維持量測血壓及血糖,以掌握自身健康狀況,做好自我健康監控。 -
全球每年浪費10億噸食物 國健署教你善用食材減少廚餘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3863農曆春節將至,圍爐是闔家團圓的重要時刻,飯桌上各式山珍海味、澎湃佳餚,都是新年好運吉祥的象徵,但準備過程中,常出現採買過量,導致料理時的果皮、種籽、莖葉等食材廢棄量也隨之增加。其實許多天然食材的部位,都有其特殊的營養成分,所以在新年開春之際,國健署教你運用巧思善加利用食材,不僅增加年菜的營養健康價值,還能減少廚餘,環保愛地球,健康營養「龍」總來。 -
大寒天氣急凍!國健署提護心8式 別讓心臟疾病找上門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56「大寒」是24節氣中最後1個節氣,象徵1年(112年)的結束。根據中央氣象署氣象預報資料顯示,1月20日東北季風增強,緊接著又有寒流來襲,且可能持續冷至1月25日清晨。俗話說:「新年頭,舊年尾」,伴隨著農曆春節將至,民眾忙著大掃除與採買年貨,除了適時添加衣物禦寒外,長輩常說:「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究竟平時如何護心暖心顧健康?國民健康署邀請你一同搭上護心巴士,落實以下「8式健康生活習慣」,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
運動科技新趨勢! 國健署應用AI提供全新健康管理方式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210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運動科技與健康促進息息相關,透過生理數據追蹤、虛擬教練指導、穿戴式裝置、AR實境體驗等,不僅改變了人們對身體活動的看法,也提供了更全面、個性化與科技化的健康管理方式,國民健康署及12個縣市一同攜手辦理「Move Into Life X 健康新生活」運動科技成果發表會,分享運動科技推廣場域驗證的經驗,並提供現場互動體驗,打造科技感與身體活動結合的新風貌。 -
擔心老化影響健康? 研究:面對老化焦慮1改變能改善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778與年齡相關的焦慮可能源自於各種因素,例如對身體變化的擔憂、與周圍老年人在一起的不適感,以及失去獨立性的擔憂。由愛荷華州立大學(Iowa State University)教授莎拉.弗朗西斯(Sarah Francis)帶領的研究團隊,所提出的最新研究發現,如果你對老化感到極度焦慮,你的健康狀況就會很差,但如果你把它看作是1個積極的人生階段,你的健康狀況就會比較好,也更有可能做出有益於長遠的生活方式的改變,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身體活動與健康》(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