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騎車
-
正視4大風險因子!解壓寧心4招 護值勤消防員身心健康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8181由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攜手台灣職業衛生學會發表的「特殊職業類別身心健康與食安問題計畫」最新研究顯示,超過3成消防員長期處於睡眠不足與心理壓力中,將可能衍生出不容忽視的身心健康問題。這些壓力源包含勤務時間、突發任務、睡眠問題以及情緒支持等4大關鍵因子。研究指出,消防員因應災害現場、高壓勤務與不穩定的輪班作息,所承受的壓力遠高於一般職業,長期累積的「隱形壓力」不容忽視。 -
擺脫惱人鼻過敏、鼻塞、打呼免開刀 門診手術快速解決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374許文龍醫師分享案例提到,門診曾遇有1名女士眼睛突然腫起來,竟是鼻過敏導致鼻竇產生負壓,進而壓迫眼球造成腫脹,有輕微外凸現象;另1名年約40歲婦人,自訴從小就是過敏體質,因夜晚睡覺常常鼻塞,嘴巴都會打開呼吸,但常覺得睡不飽,白天精神狀況差,注意力難以集中,影響工作表現。 -
台灣絕對不會發生活摘器官! 符合器官捐贈的2種情況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7445媒體爆料北部一家醫院執行器官移植,過程中疑似違反醫療倫理,當時病患仍裝置葉克膜,處於「心跳未停止」狀況,院方即報請檢警相驗,準備摘除器官,引發爭議。對此,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董事長李明哲表示,「在台灣,絕對不會發生活摘器官的事。」 -
運動達標30分鐘才有效降低血脂 專家推這5種有氧運動
醫美減重 / 運動健身8306現代人因為膽固醇或血脂過高,到醫院求診的比例越來越高。除了飲食控制,醫師、營養師與衛教師常常會叮嚀:「要多運動喔!」那運動到底怎麼幫助我們降低膽固醇和血脂?真的有效嗎?康寧醫院營養師陳詩婷表示,剛開始運動時,身體主要先燃燒肌肉裡的肝醣當作能量來源,接著會消耗血液中的葡萄糖與肝臟的肝糖,大約運動半小時後,醣類不夠了,身體才會開始動用血液中的脂肪當能量來源。 -
跑步才能保護心臟健康? 研究:做家事也能保護心血管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3977擔心心臟健康,卻總是抽不出時間運動嗎?根據1項最新的研究顯示,每天只要3分鐘的中等強度活動,就能明顯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幫助維持心臟健康,這對於忙碌或體力不足的長者可是莫大的好消息。 -
高齡族動起來!長輩走出戶外健康慢老 5種運動受歡迎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522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銀髮族對健康管理的意識日益提升。無論是為了促進健康、拓展社交圈,或是培養興趣,運動已成為許多長輩的日常。那麼,哪些活動既適合年長者,又深受他們喜愛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3個月內「高齡族運動」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高齡族運動。 -
遛狗不牽繩令人反感!網友熱議5大NG行為 千萬別踩雷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321近期比特犬攻擊路人事件,引發社會對飼主責任和狗狗行為管理的重視。網友指出,狗狗行為與飼主照顧息息相關,每日例行的「遛狗」更是影響犬隻社交習性的關鍵。若飼主疏忽或觀念錯誤,可能導致狗狗焦躁、失控,甚至危害其健康安全。因此,了解並避免常見的遛狗NG行為非常重要。《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半年「遛狗NG行為」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5大遛狗NG行為。 -
7旬婦關節退化痛10年 關節置換後復健半年重拾行動力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107宜蘭經營早餐店的70歲林姓婦人因工作長期久站,加上10年前一場車禍傷害,導致雙膝退化。退化性關節炎和半月板磨損,令她經常步履不穩、雙腿無力,退休後幾乎足不出戶。去年年中,林婦在子女勸說下至羅東博愛醫院骨科接受雙膝全關節置換手術,術後她積極復健,半年內便恢復行動能力,自由外出,重拾退休自在新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