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Nature
-
全球確診逼近9500萬人 變異病毒威脅邊境有必要從嚴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815在國外疫情部分,陳秀熙預估,下周全球確診人數逼近9,500萬人,死亡人數則會突破兩百萬。令人擔心的是,非洲疫情嚴峻,感染人數持續上升。日本疫情創新高,大阪、京都、兵庫、愛知、崎阜等地均已宣布緊急事態,還發現有別於英國和南非的新變異病毒。 -
研究發現:男性感染新冠病毒 重症機率是女性3倍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739南非開普敦大學的兒科風溼病學家,同時也是研究合著者的Kate Webb表示,他不希望男性因為這些數據而變得軟弱。而這些發現將使得研究人員能夠提出質疑,包括為什麼男女之間會有這些差異,以及如何在對抗COVID-19的過程中善用這些信息。 -
從內質網蛋白對心臟纖維化的影響 破解肺部纖維化密碼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764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1種最常見且最致命的間質性肺病,臨床上可以用於治療的藥物選擇很稀少,治療效果也不是很明確,使得IPF病患在治療上遇到許多困難,預後也很差,往往需要進行心肺移植才能存活。 -
各國爭取新冠疫苗 《Nature》公布COVAX分配3階段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00不過,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則沒有這麼樂觀,他表示,COVAX平台分配疫苗不可能完全公平,優先考量共有3大原則,台灣似乎未能符合其標準。並指出,Emanuel等學者日前於《Nature》發表研究報告,公布COVAX平台疫苗分配的模式可分為3個階段,決定了哪些國家可以優先拿到疫苗。 -
合成嗜甲醇菌改善碳循環 中研院研究登上《Cell》
醫藥衛生 / 生醫產業2822此研究以獨創的理論,推算出大腸桿菌需被調控的關鍵酵素,進而修改其基因並進行人工演化而成。廖院長解釋,這是中研院獨力創造的成果,需要高端人才的熱忱投入,深入探索問題的關鍵,輔以中研院先進的核心設施,經多年努力,才得以實現。 -
台灣政府與醫療效能佳 打破高齡人口結構新冠高死亡率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3509陽明大學生物醫學資訊研究所所長吳俊穎、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梁立霖等研究團隊分析169個國家、75億人口的跨國全球大數據,結果發現,新冠肺炎檢測數越多、政府效能越好、人口結構越年輕、病床數目越多、交通越不便利的國家,則新冠肺炎的死亡率越低。 -
分娩前適度運動增強母乳保護力 讓孩子贏在健康起跑點
兩性關係 / 嬰兒母親2848這項新型研究分析了母乳是如何幫助孕婦,將健康的養分輸送到寶寶身上;研究人員希望這些發現能夠協助新產品的研發,保護孩子免受終身疾病的困擾。 -
突然想吃零食 研究: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可能促發需求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4980對於人體而言,我們知道當滲透壓升高,身體可能想喝水,當能量不夠,身體可能想吃東西,但第1次在果蠅腦中發現leucokinin物質,同時能驅使渴和餓的慾望,人類也有可能有相同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