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The Lancet
-
腸病毒71型易釀重症致死率高 高端腸病毒疫苗研發有成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413腸病毒71型來勢洶洶,1998年國內曾大爆發,累計14兒童通報確診,405例重症、其中78例死亡,歷年重症致死率逾3成。而今年腸病毒疫情再起,單週就診人次接連數週飆破萬人,創近6年同期新高,腸病毒71型作為國內主要流行病毒株不可不防。高端疫苗生物製劑股份有限公司歷經10年研發,高端腸病毒71型疫苗於今年8月上市,目前雖屬自費施打,但專家呼籲,腸病毒治療無特效藥,因此打疫苗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 -
人類首例「豬心移植」術後2個月逝世 專家揭致命原因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3384美國57歲男子班奈特(David Bennett)為全球首例「移植豬心」個案,去年(2022年)1月完成手術,即成為醫界矚目焦點,但令人遺憾的是,他術後只存活2個月,死因不明。最新1期《刺胳針》(The Lancet)刊登其死亡原因,應與豬心含有PCMV(豬鉅細胞病毒)與PRV(豬玫瑰疹病毒)有關。 -
適量攝取有效降低死亡率! 植物性飲食6大好處報你知
健康養生 / 營養美食4733董氏基金會許惠玉主任引述2018年期刊《刺胳針公共健康The Lancet Public Health》,追蹤超過1萬5千位成人的飲食長達25年,估算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與死亡率呈U型關係,即碳水化合物吃太多、吃太少死亡率皆上升!死亡率最低的碳水化合物攝取比例約為總熱量的一半(50~55%,如圖)。 -
大自然的力量? 美研究:從事園藝活動可降低罹癌風險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2106很難聯想到簡單的園藝活動,竟然可以幫助降低罹癌症和其他慢性病的風險!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子刊《The Lancet Planetary Health》上的1項研究報告顯示,園藝活動在成年人身上能有正面效益。 -
大腸癌靠「免疫細胞」精準醫療 腹膜癌細胞幾乎看不見
癌症新知 / 腸癌364954歲的林小姐4年前因腹痛及大便出血,被診斷大腸癌第4期合併肝臟與肺臟轉移,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專家團隊不斷鼓勵與悉心照顧下,林小姐積極進行手術及化學治療抗癌,控制4年效果卓著,直到2021年10月,林小姐再度感到腹脹消化不良,經詳細檢查發現多處腹膜腫瘤轉移,而且造成嚴重腸道阻塞。 -
邊境解封國門開!秋冬3大病毒蠢蠢欲動 4大族群風險高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90台灣10月13日重啟國門、鬆綁邊境,但本土新冠疫情仍處高峰,流感病毒蠢蠢欲動,國內醫界權威專家提出「3防4族」口號,提醒長者、慢性疾病患者、老菸槍、外出族等高風險族群,務必預防新冠病毒、流感病毒及肺炎鏈球菌等3大病毒。 -
聽力下降恐致失智!早期介入治療 把握認知黃金逆轉期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23022020年國際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研究發現,有12個危險因子會影響失智成因達40%,其中聽力喪失佔其中8%,排名第1。聽覺是與人互動的重要能力,當長者因聽力退化而逐漸無法順利與人溝通互動時,除了會產生落寞、封閉的老人憂鬱症狀外,因大腦神經用進廢退的特性,若是平日接收不到刺激,主管聽力及記憶認知的顳葉部位就容易萎縮退化,伴隨而來的就可能是失智症。 -
首例猴痘「人傳狗」! 世衛專家:寵物應與確診者隔離
醫藥衛生 / 醫藥話題2570《刺胳針》(The Lancet)醫學期刊上週1份報告指出,2名同住在法國巴黎的男性在確診感染猴痘(monkeypox)後,所飼養的義大利靈緹犬也被驗出病毒,這是全球首起「猴痘人傳狗」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