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口腔潰瘍
-
5個月大男嬰染腸病毒 康復3天又因「肢體麻痺」再住院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152腸病毒的門急診就診人次正在下降,但疫情仍未停止;上週傳出有5月大男嬰感染腸病毒,在首次感染康復後發生肢體麻痺而2度住院!
-
腸病毒流行期間如何自保? 搞懂腸病毒症狀防範要趁早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7910炎炎夏日的到來,再加上最近適逢疫情降級、口罩解封,正是腸病毒蠢蠢欲動的時節,有些家長一發現小孩出現上吐下瀉的症狀,就擔心其罹患腸病毒,便急忙帶他至急診就醫,但其實腸病毒的症狀與腸胃並沒有關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急診科主治醫師陳宥騰將帶大家認識腸病毒的傳染途徑、常見症狀、治療與預防方法,以保護自己與家人健康。 -
北市腸病毒正流行! 衛生局:孩子染腸病毒建議這樣吃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66北市衛生局提醒,進入流行期後,北市幼兒園、短期補習班、托嬰中心及兒童課後照顧服務中心,若7日內同一班級有2名以上(含2名)幼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腸病毒感染(含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峽炎等),發現個案之班級應採停課7日(含假日)措施,腸病毒學(幼)童應請假在家休息7天,不到校也不要到公共場所、托育中心或補習班等,避免疫情傳播。 -
幼童感染腸病毒71型容易引發重症 7月起可自費打疫苗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990近日疾管署提醒腸病毒疫情升溫,中小學因腸病毒停課的案例將會明顯增加,提醒民眾做好防疫。根據統計,門急診數從4月底開始連續突破萬人,茂盛醫院副院長簡佳裕醫師指出,全民防疫帶來的免疫負債還沒結束,腸病毒發展快速,平均發病3天便可能併發重症。 -
鵝口瘡「火氣大」? 醫:逾2週未痊癒當心口腔癌上身
癌症新知 / 口腔癌503060多歲的顏先生,過去到朋友邀請而養成吸菸、嚼檳榔習慣,一直持續嚼檳榔接近30年,菸齡更接近40年,過去只知道要賺錢養家而忙著做生意,經年累月沒有太注意健康,還常常因為聽不進去太太的勸戒而吵架。顏先生因感冒看診,被耳鼻喉科醫師告知口腔黏膜有白斑,提醒要追蹤,因而養成定期檢查習慣,剛開始都沒問題,但最終還是發現病灶部位轉變成癌症。 -
增3例本土猴痘感染源不明 疾管署今開放疫苗意願登記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159疾管署今(21)日公布新增3例猴痘的本土個案以及1例來自日本的境外移入個案,同時宣布開放有高感染風險的民眾進行猴痘疫苗意願登記,日後將可接種猴痘疫苗。意願登記網站將於今日下午3時開啟,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提醒,如果沒有依照流程預約並且收到通知郵件,將無法接種。 -
隔了1年腸病毒71型又現蹤! 急診腹瀉人數諾羅占9成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2225疾管署今(14)日表示,國內新增2例腸病毒71型輕症確定病例,前次檢出腸病毒71型個案為前(2021)年,該2例腸病毒71型個案均居住於北部,分別為1歲男童(有發燒、活動力下降症狀)及4歲女童(有發燒、嘴巴出疹且有口腔潰瘍情形),經住院治療後症狀均已緩解。 -
「123檳榔防制日」口腔癌定期篩檢 有這些症狀快就醫
癌症新知 / 口腔癌2717每年12月3日為「檳榔防制日」,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呼籲,檳榔容易致癌,千萬不要嘗試,若有嚼食請儘快戒除,並提醒有抽菸、嚼食檳榔的民眾,要定期進行口腔黏膜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檳榔是一級致癌物,不論有無添加紅白灰等配料,嚼食檳榔本身就可能罹患口腔癌。而口腔癌為我國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在男性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皆高居第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