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呼吸困難
-
明明沒地震卻感覺在搖? 假性地震症候群7症狀勿輕忽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5351前天晚上至今天清晨,餘震不斷,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統計,22日17時8分至今(24)日上午11時,累積發生115起地震,規模6至7地震共有2次、規模5至6則多達26次,最大規模達6.3,不少民眾驚呼,這次搖最久,感覺整天都在晃,到最後已經分不清楚是真搖、還是心理作用。精神科醫師提醒,如果持續出現類似狀況,就可能罹患「假性地震症候群」。 -
車禍骨折意外揪出菜瓜布肺! 有累喘咳症狀要提高警覺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819特發性肺纖維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俗稱菜瓜布肺,是種原因不明的疾病,肺部會有持續性疤痕形成,導致僵硬甚至影響功能,過程就像絲瓜變成菜瓜布一般。由於其病徵與其他肺部疾病相似,容易出現喘咳累等症狀,因此容易被延遲診斷。 -
氣候變遷影響肺病 北醫團隊:溫差降5度PM2.5濃度增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831最近早晚溫差極大,清晨不到20度,中午卻可能破30度,北醫團隊最新研究發現,如果24小時內溫差超過5度以上,肺阻塞患者容易發病或病情惡化,該研究已發表於國際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 -
台灣推動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近20年 醫揭示篩檢重要性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4205面對龐貝氏症威脅,台灣是全球第1個推動新生兒篩檢的國家,目前嬰兒型龐貝氏症患者有9成5靠新生兒採血篩檢及早確診,並透過即時治療控制疾病。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簡穎秀提醒,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自2006年推出,因此目前年齡19歲以上民眾當時未能自費篩檢,具有晚發型龐貝氏症的風險。 -
hMPV是什麼?與流感、RSV差在哪? 預防方法快筆記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285根據衛福部刊載資料、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指出,hMPV病毒首度在2001年由荷蘭學者所發現。臨床表現近似於RSV病毒,可能導致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並容易於嬰幼兒、免疫力低落者或慢性病患者等族群中,造成較嚴重的感染,咳嗽、鼻塞是較為常見的臨床症狀。 -
感冒、氣喘怎麼分?「棄喘」掌握3要點 不再反覆發作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5232孩子開學後一直感冒,咳嗽都沒好,要小心可能是氣喘發作,依據衛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未滿12歲兒童的氣喘盛行率為5.6%,而1年內因為氣喘發作,至急診就醫者則有9.2%,因氣喘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若控制不佳易反覆發作,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及生命健康。 -
吃藥竟讓人高血壓變成低血壓? 醫曝低血壓症狀及緩解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453450多歲男性因高血壓服藥1年多,血壓控制良好大約126/80mmHg,但是最近回診時發現血壓偏低,收縮壓在96至100mmHg上下,自述最近2星期容易感覺頭暈疲倦,尤其是姿勢改變時,檢查顯示無貧血,神經學檢查也無異狀,且心電圖正常,查閱藥歷發現患者近幾個星期,因為攝護腺肥大,有服用改善排尿的藥物,判斷是藥物所引起,於是將3種降血壓的藥物減少1種,1星期後追蹤血壓約為122/82mmHg。 -
小S公公心肌梗塞猝逝!3類人要嚴防 專家曝保暖3時機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7725恩主公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林岳志指出,心肌梗塞是嚴重的心臟疾病,關於疾病成因,主要是心臟血管阻塞,導致心肌血流不足、缺氧壞死,若是因為血管內的脂肪斑塊形成血栓而阻塞,就是急性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