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病變
-
補教老師血糖高不願吃藥! 糖尿病症狀出現才開始後悔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4021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吳佾璇表示,臨床門診中經常遇到初診斷「第二型糖尿病」的病人,會提問道「醫師,我一定要吃藥嗎?」或「藥要吃到什麼時候?」甚至「我沒有不舒服為什麼吃藥?」、「不吃藥會怎麼樣?」…等問題,之後就會消失一段時間,等到病情加重,才又看到患者面露羞澀回診就醫。 -
癌症治療為何朝向中西醫整合? 醫師盤點5大關鍵要點
癌症新知 / 癌症治療7700台灣是1個醫療密度高,發展良好的寶島,兼之除西醫主流醫學外,尚承襲了傳統中醫,故而國人能有不同的選擇。隨著癌症治療的進步及慢性化,癌症治療的副作用、體質改變及免疫的恢復,已成急迫的議題。 -
走路不穩要掛哪一科?快聽從醫師建議 別忘帶日常藥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926民眾走路不穩除了發生結構性病變,例如中風、巴金森氏症、脊椎嚴重側彎、肌肉萎縮等疾病外,不適當的用藥也可能引起其副作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神經內科主任林志遠表示,患者一般很難找到周全科別來評估,建議可請神經內外科、家庭醫學科、老年醫學科、骨科、復健科及中醫傷科等醫師來協助。 -
陽明交大與北榮攜手合作 成功分化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
健康養生 / 最新消息3596陽明交大腦科學研究中心與臺北榮總在治療視神經病變取得重要突破,研究團隊成功將人類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分化為「類」視網膜神經節細胞(retinal ganglion-like cells);這個類細胞有助於用來尋找治療青光眼等視神經病變的藥物。 -
血糖不控制併發症比你想像多 糖尿病4種診斷方式1次看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66102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普及率高達11.1%,其中第2型糖尿病占比達9成以上,而肥胖、具有家族史以及有妊娠糖尿病者都是好發族群。 -
長時間躺著看書追劇 小心枕神經疼痛從脖子到頭都不適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4646躺在床上滑手機,突然頸後傳來一陣陣疼痛,酸麻感蔓延頭部、肩膀,連手腳也感到麻木,小心!困擾現代低頭族的「枕神經疼痛」也可能找上你了。 -
罕病「結節性癢疹」越抓越癢 醫曝「癢彈」引爆難收拾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6188這邊抓抓,那邊摳摳,越抓越癢,身上疹子越摳越多?小心,這種嚴重的搔癢,可能是棘手的結節性癢疹發威!結節性癢疹的特色是米粒或碗豆大小般丘疹或結節,伴隨嚴重搔癢症狀,臨床曾有病友全身冒出上百顆結節癢疹,傳統治療難以改善,睡眠與生活品質大受影響。 -
糖尿病年輕化讓男人不性福 性功能障礙恐提早10年報到
醫藥衛生 / 中醫養生4309黃慶雲醫師指出,男性若出現性功能障礙的困擾,建議儘早尋求專業醫師幫助,否則長期下來,病症愈拖愈久、病情更惡化,不僅打擊自信心,也影響夫妻之間感情。中醫對於性功能障礙的治療,「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為主,黃慶雲醫師強調,中醫治療採整體性考量,會視個別差異對症治療,對於糖尿病患的陽痿,體力較差就補強體力;腎陰不足採滋陰補腎;腎陽不足則壯陽氣、補精固精為主,合併調理脾胃及腎,搭配促進血液循環藥物,以降低血管硬化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