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腹部超音波檢查
-
平時沒症狀健檢卻發現癌症! 肝炎篩檢救命揪「肝」心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629根據衛福部統計,有8成的肝癌發生是由B、C型肝炎所造成。肝膽腸胃科許鈺銓醫師說,C型肝炎病毒可在人體的肝臟複製並造成一系列後續疾病,除了會加速肝炎、肝硬化、肝癌之肝病三部曲惡化外,亦會造成冷凝球蛋白血症、淋巴癌、慢性腎臟疾病及皮膚疾病等肝外表現。 -
一哭二吐三血便!小兒腸套疊急症 延遲治療腸子恐壞死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2920腸套疊(Intussusception)是小兒專科常見的腹部急症之一。亞東紀念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許琪琪表示,幼兒型的腸套疊多為迴腸套入結腸型,腸套疊時的腸子像是天文望遠鏡收起來一樣,近端腸子套入遠端,造成腸子阻塞。 -
免費肝炎肝癌及腹超篩檢 傳愛社子居民守護健康不落後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2304肝基會特別集結扶輪人的愛心善款,為社子地區其中5個里的中低收入戶民眾做免費肝病抽血篩檢和腹部超音波檢查,希望藉由保肝篩檢活動,能及早引導患者到醫院定期追蹤檢查,搶在肝癌來臨之前建立防護。 -
出現這6大症狀絕不可輕忽 當心胰臟癌可能悄悄找上門
健康養生 / 健康新知4120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若無刻意減重,卻莫名突然體重減輕,就得當心是疾病在發出警告。甲狀腺亢進、慢性消化性潰瘍、發炎性大腸疾病、糖尿病、大腸癌、胰臟癌、淋巴癌等,都有可能會發生體重急速減輕的症狀。 -
平日無徵兆健檢赫見肝腫瘤! 定期檢查把握治療黃金期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540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任陳家禹表示,院方日前與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合作舉辦腹部超音波檢查活動,發現147位參加者中,異常人數多達132人,比例將近9成,其中更有12位掃到性質不明腫瘤,年齡分布相當廣,從40歲至65歲都有,且皆為首次發現,平時並無不適症狀。 -
肝癌平均4個月長1倍! 定期腹超篩檢及時揪出肝腫瘤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565為了不讓憾事一再發生,肝基會今年特地結合全台灣的北中南東12家醫療院所發起「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活動計畫」,藉由簡單、無痛、沒輻射、確診率高的腹部超音波檢查,早期發現、有效治療。也希望「今年超了沒?」成為一股「全民運動」,讓台灣成為一個沒有肝病的國度,成為根除肝病的模範國。 -
鞋子變緊穿不下、到晚傍晚腳變脹 小心這個器官出問題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2464下肢水腫是一個常見的臨床症狀。心臟衰竭、腎臟疾病、慢性肝病,或是長期蛋白質攝取不夠的營養不良等,都是引起下肢水腫的原因。 那麼如何察覺下肢有無水腫呢?內湖國泰診所腸胃科主治醫師張睿欣表示,患者會因為平時穿慣的鞋子變得緊繃穿不下,或鞋襪鬆緊帶的勒痕久久不消,而察覺這個症狀。通常早上剛起床時水腫的症狀最輕微,到了下午或晚上,因為地心引力的緣故,下肢水腫變得更加明顯。 判斷是否有下肢 -
疫情期間C肝篩檢治療不能等 C肝患者染疫死亡風險增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73高嘉宏教授說,世界上每30秒就有1人因肝炎死亡,C型肝炎治療刻不容緩。但因為疫情影響,民眾進行肝炎篩檢、治療C型肝炎積極度銳減,根據全球性大型研究指出,若因疫情拖延治療,C肝患者病程惡化與死亡人口可能增加。我國有高達12萬名還沒有治療C型肝炎的患者,暴露於肝病3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肝外病變與感染新冠死亡風險提升的危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