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醫病共享
-
提升心臟病、腦中風、腎病照護品質 國泰獲醫策會認證
醫藥衛生 / 慢性疾病2854冠狀動脈疾病從急性發病到慢性長期控制,仰賴醫療團隊的持續照護服務。國泰綜合醫院曾收治1名患有高血壓、心臟病史逾10年的69歲男性,期間曾做過4次心導管置放支架或氣球擴張手術,數月前因出現胸痛、冒冷汗、心律不整而送往急診,經心電圖等檢驗後,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病人還一度因血壓不穩出現心因性休克,所幸因醫療團隊搶救得宜,挽救寶貴一命。 -
心臟衰竭患者再住院率高 奇美跨領域團隊提出改善方案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15行政院衛生署(2017)統計每年台灣因心臟衰竭而住院者約有2萬人,若無適當治療,3個月內再住院率高達30%,除了影響病人自己的身心靈,反覆入院亦加重家庭及健保財政的負擔。心臟衰竭病人常反覆入院的原因主要為缺乏疾病認知,以及自我照護能力。目前治療指引強調跨領域個案管理模式,透過連續性照護計劃來提升照護品質,有助於縮短住院天數、下降再住院數及減低醫療總費用。 -
肺癌蟬聯10大癌症死因第1名 藝人寶媽也確診
癌症新知 / 肺癌3518多年來,肺癌始終位居國人10大癌症死因第1名,每年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在發生率排行榜則是第2名,僅次於大腸癌。近年來,台灣每年新增1萬3千名左右的肺癌患者,如何預防並有效篩檢,提早治療,成為醫界關注議題。 -
數位版《肺癌攻略》 助癌友克服2大困境
癌症新知 / 肺癌3170台灣肺癌學會理事長陳育民醫師表示,2018年國人10大死因最新統計發現,癌症已連續37年居於首位,且肺癌為癌症死因之首,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則顯示,台灣每年新增肺癌患者高達1萬3,000多人。肺癌發生率居高不下,新增個案逐年上升,儼然成為新一代國病,但大多數肺癌好發位置周圍沒有痛覺神經,超過半數患者係因頭痛、喘、咳嗽而來就醫,確診時都已局部轉移或晚期。 -
長庚推衛教機器人Dolly 造福黃斑部病變患者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3876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石崇良提到,長庚衛教機器人Dolly不僅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還運用智慧科技提升病患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讓醫療人力的發揮更有效率、醫療服務更有品質,亦能進一步促進醫病溝通關係。 -
她多囊性卵巢症體重暴增 靠這個減了52公斤
醫美減重 / 體重管理2628現今仍有許多民眾以錯誤的飲食、缺乏運動習慣和服用來源不明的偏方減肥,導致體重不降反升。奇美醫學中心整合多科團隊,包含內分泌科、一般及消化外科、營養科、精神科等團隊為有減重需求的民眾進行評估與追蹤。 -
專家建議病人勇敢提問 治療效果更佳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3195許多病人進到診間後,一看到醫師,想問的問題卻難以啟齒,只能回答,而病情複雜、症狀多樣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更是如此,專家建議,對症狀有疑問就問出口,切勿隱忍,才能提高治療效果。 -
機器人小布獲頒長庚員工證 率先服務乾癬病患
醫藥衛生 / 醫院情報290大醫院門診量超多,進到診間,才坐下沒幾分鐘,就得起身,換下一位病人,林口長庚醫院發表「長庚醫院醫病共享決策平台」,病人在候診時,就可以透過電視牆、手機或是機器人,填寫問卷,進入診間後,醫師精準地掌握病情,提高問診效率、促進醫病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