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健忘
-
醫歸納腦中風10大高風險因子 預防血栓從改善血循著手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400不過,市售銀杏類產品種類多元,其中銀杏葉萃取物能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在血管暢通、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也能預防中風發生,以循利寧為例,透過專利技術萃取銀杏葉,其成分純粹,屬於指示藥品,值得信賴且安全有保障。 -
7旬翁記憶力變差以為是腦霧 檢查後發現失智症找上門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423075歲的李先生在2年前罹患新冠肺炎後,家人發現他的記憶力和專注力逐漸變差。起初,他以為這只是後遺症「腦霧」,但隨著時間過去連日常小事也變得難以記住,甚至經常搞丟鑰匙錢包,這些困擾促使他決定就醫。經醫師檢查後,高度懷疑李先生患有失智症,在接受藥物治療和失智個案管理師的幫助下,李先生的症狀雖仍未完全康復,但已經較為穩定。 -
預防失智症遠離高風險因子 小心代謝症候群是罹病關鍵
健康養生 / 老年照護3651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高齡長者,一般人可能以為失智就是健忘,但其實失智症影響的不只有記憶力,患者的空間感、語言功能、抽象思考能力、認知能力、情緒都會受到牽連。顏佐樺舉例,民眾忘記早餐吃了什麼,可能是因為健忘,但如果忘記有沒有吃飯、不知道現在到底幾點,那就不是單純健忘,而是失智症狀。 -
腦中風猝不及防! 專家強調首重三高控制與心血管保養
健康養生 / 心臟血管4774高雄朝氣復健診所林煜涵醫師表示,當血液循環不良、血管管徑狹窄到一定程度,可能會造成血管阻塞,中風發作機率也隨之提高。腦中風大致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2大類型,而缺血性中風約占8成之多,出血型中風則約2成。進一步分析缺血性中風發作成因:其中原因未明約2至3成;大血管粥狀硬化、心源性栓塞各約2成;小血管阻塞約2至3成(亞洲人罹患比例又比西方人高);其他原因約占5%。 -
睡眠呼吸中止症恐增耳鳴風險 耳聾發生率是正常人2倍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18260歲的王媽媽(化名)因眩暈長期反覆發作,吃藥未見改善,抽血檢查未發現貧血、高血脂問題,由子女帶媽媽來看診,診間發現患者身型肥胖、脖子較粗短,且問診時家屬反應,王媽媽的鼾聲可從2樓傳到1樓,且有健忘問題,經過睡眠檢測發現,王媽媽患有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過正壓呼吸器治療2星期後,眩暈症狀不藥而癒,健忘情形也獲得了改善! -
開工首日不想上班?症狀持續7日 小心罹患休假症候群
醫美減重 / 精神健康4863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每逢年後門診,「休假症候群」、「開工壓力症候群」等患者人數明顯上升,除了假期過後的「若有所失」低潮,有些人一想到工作量暴增,或繼續沉醉於假期歡樂氛圍,就不自覺地胸悶、失眠、惡夢,或是不自覺手抖。 -
這些名人因罹惡性「膠質母細胞瘤」離世 新療法現生機
癌症新知 / 抗癌密碼11193約有3分之1腦瘤屬於原發性惡性腫瘤,其中一半為惡性「膠質母細胞瘤」,可以用「來無影、去無蹤」來形容此疾病,症狀為頭痛、語言障礙等,部分病友則完全沒有症狀,在接受健檢時,意外得知自己罹患腦瘤。 -
失智症不只是健忘!5大徵兆1次看 病情惡化快影響日常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30失智症為不同病因造成大腦功能的損傷,會使掌管各行為能力的細胞失去控制,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減退的不只有記憶力,亦包含思考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方面的衰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正因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退化的疾病,若可以及早發現徵兆,及時就醫診斷,都是預防和治療失智症的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