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社交
-
影帝李康生10年來飽受斜頸症困擾! 出現4症狀愛注意
健康養生 / 名人健康4006台灣神經復健醫學會理事陳智光指出,斜頸症是1種肌張力不全症,由於頸部肌肉攣縮,導致患者脖子歪斜、頭部偏移至特定方向,不能任意轉動,影響視線、平衡感,例如,無法準確拿捏與物品的距離感、走路容易跌倒,許多病友擔心旁人眼光,不願出門與人社交。 -
一用力、大笑就溢尿 半數50歲女性受應力性尿失禁所苦
醫藥衛生 / 保健專欄3497根據衛福部國健署調查,國人女性50歲以上尿失禁的盛行率約為5分之1,65歲以上女性更高達3分之1,僅有不到20%的病人會尋求就醫治療。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張雲筑表示,尿失禁可分為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持續性尿失禁4種,其中50歲以上女性患者,半數飽受應力性尿失禁所困擾。 -
乾癬好癢抓不停?嚴重恐關節變形 醫揭乾癬症狀與治療
醫藥衛生 / 常見疾病406465歲陳先生,已有10多年乾癬病史,全身體表面積80%以上受到影響,屬重度患者,由於夜市擺攤工作關係,日夜作息顛倒,天冷時又愛吃薑母鴨、藥酒來補身體,加上又因使用口服用藥治療的副作用影響肝功能而中斷治療,因此多年來乾癬問題一直無法獲得良好改善,一旦發作起來,渾身發癢不舒服,且皮屑掉滿床,後來,陳先生決定至國泰綜合醫院求診,經規律藥物治療、紫外光照治療,並接受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治療,病情大幅改善,恢復良好。 -
3歲女童天生無肛門 雙和醫院攜手美醫療團隊6小時重建
醫藥衛生 / 罕見疾病36453歲女童婷婷(化名),因早產胚胎發育不完全,出生時被發現有先天高位無肛症合併泄殖腔異常,陰道、尿道及肛門相連,雙和醫院小兒外科主任魏晉弘醫師指出,無肛症在國內發生率約為4,000之1至5,000分之1,本就屬於相當罕見的疾病,而婷婷的情況又更為嚴重複雜,需投入相當醫療人力與資源才能展開治療。 -
失智症不只是健忘!5大徵兆1次看 病情惡化快影響日常
健康養生 / 話題懶人包3535失智症為不同病因造成大腦功能的損傷,會使掌管各行為能力的細胞失去控制,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減退的不只有記憶力,亦包含思考力、語言能力、判斷力等方面的衰退,嚴重程度足以影響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動,正因失智症是一種進行性退化的疾病,若可以及早發現徵兆,及時就醫診斷,都是預防和治療失智症的重要關鍵。 -
私密處保養是女人一生重要課題 常見問題及改善全解析
醫美減重 / 美容整形7094將PLT凍晶使用於私密處,通常在治療3到5次以後,私密處的濕潤度和澎潤度會逐漸提高,視病患的狀況增加療程次數,使私密處的PH值趨於平衡。李沁鴽醫師分享,許多女性在接受雷射或電波搭配PLT凍晶治療後,發現私密處的反覆感染頻率明顯減少,更年期女性在治療後提到,她們的私密處變得更濕潤、敏感度提高,性生活的品質得到明顯的提升,透過這些案例顯現此治療組合對於私密處健康具有顯著的改善效果。 -
打疫苗防病毒! 流感、肺炎鏈球菌、新冠能同時接種?
健康養生 / 生活保健3578隨著秋冬到來,流感病毒恐發威,按照往年觀察,每年11月開始病例逐漸增加,12月至隔年3月達到高峰。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醫師戴雅伶表示,民眾應及早接種流感疫苗,增加免疫力,平常也要勤洗手、配戴口罩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這不僅是大家防範COVID-19的絕招,也是防止眾多呼吸道傳染病的不二法門。 -
孩子裝病不想上學?家長多支持陪伴 找出拒學背後原因
健康養生 / 親子育兒3851台灣拒學盛行率約1至5%,好發於升國中、高中等學習轉換階段,研究顯示,性別、學業成績、社經地位對拒學並無顯著影響,臨床心理師潘奕瑄說明,近年臨床經驗發現青少年拒學個案增加,年紀涵蓋國小、國高中生,且男女都有,此類孩子部分有特殊狀況如學習困難、亞斯伯格症等,但多數都與家庭內互動、學校環境有關。